[发明专利]热塑性树脂挤出发泡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4906.5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1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关谷俊介;桥爪祥辉;友利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JSP |
主分类号: | C08L25/06 | 分类号: | C08L25/06;C08L67/02;C08K13/02;C08K3/04;C08K3/22;C08K3/34;C08K5/136;C08J9/14;C08J9/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郭煜;周齐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树脂 挤出 发泡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稳定地制造与以往的挤出发泡板相比长期隔热性优异的热塑性树脂挤出发泡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挤出发泡板的制造方法中,将发泡性树脂熔融物进行挤出发泡,该熔融物是将热塑性树脂和物理发泡剂混炼而得到的,在该制造方法中,热塑性树脂包含聚苯乙烯系树脂(a)、特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b)、和将聚苯乙烯系树脂(c1)与特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c2)混炼而得到的混合树脂(c),聚苯乙烯系树脂(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b)和混合树脂(c)以特定比例配合,相对于聚苯乙烯系树脂(a)和聚苯乙烯系树脂(c1)的总计配合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b)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c2)的配合量为特定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树脂挤出发泡板的制造方法,详细而言,涉及可以适合用作建筑物的墙、地板、屋顶等的隔热材料的热塑性树脂挤出发泡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聚苯乙烯树脂作为基材树脂的热塑性树脂挤出发泡板(以下也称为挤出发泡板)具有优异的隔热性和机械强度,因此成型为板状的物体广泛用作隔热材料等。这样的挤出发泡板通常通过下述方式制造:在挤出机中将聚苯乙烯树脂加热熔融后,向所得熔融物中压入物理发泡剂并混炼而得到发泡性熔融混炼物,将所得发泡性熔融混炼物由附加设置于挤出机前端的模具等,在低压区域中进行挤出发泡,赋形为板状,从而制造。
这样的挤出发泡板的制造中,作为物理发泡剂,使用烃、氢氟烯烃(以下也称为HFO)。这些发泡剂残留于气泡中,贡献于挤出发泡板的隔热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发泡剂从挤出发泡板中缓慢逸散出来,因此存在挤出发泡板的热导率缓慢上升的问题。以防止该烃等物理发泡剂的逸散作为目的的技术公开于专利文献1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945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挤出发泡板的制造方法中,作为热塑性树脂而使用聚苯乙烯系树脂和特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的混合树脂,由此有效地防止发泡剂从挤出发泡板中逸散,得到了能够遍及长时间而维持优异的隔热性的挤出发泡板。
但是,近年来,对发泡板逐渐要求进一步提高长期隔热性。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稳定地制造与以往的挤出发泡板相比长期隔热性优异的热塑性树脂挤出发泡板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提供以下所示的热塑性树脂挤出发泡板的制造方法。
[1] 热塑性树脂挤出发泡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发泡性树脂熔融物进行挤出发泡,所述发泡性树脂熔融物是将热塑性树脂和物理发泡剂混炼而得到的,所述挤出发泡板的厚度为10~150mm、表观密度为20~50kg/m3,在所述制造方法中,
该热塑性树脂包含:聚苯乙烯系树脂(a);基于JIS K7122-1987的熔化热量低于5J/g(包括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b);和混合树脂(c),所述混合树脂(c)是将聚苯乙烯系树脂(c1)50~95重量%、和基于JIS K7122-1987的熔化热量低于5J/g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c2)5~50重量%混炼而得到的,其中,前述聚苯乙烯系树脂(c1)与前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c2)的总计为100重量%;
相对于前述聚苯乙烯系树脂(a)与前述聚苯乙烯系树脂(c1)的总计配合量100重量份,前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b)与前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c2)的总计配合量为10~100重量份。
[2] 根据前述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挤出发泡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b)的配合量相对于前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c2)的配合量之比为0.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JSP,未经株式会社JSP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4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