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织物数码印花清晰度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5075.3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0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马辉;高普;申晓星;曹建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张抗震 |
地址: | 31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织物 数码 印花 清晰度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织物数码印花清晰度的评价方法,包括(1)调制印花墨水,在蚕丝织物上印刷阳线、阴线、方形、圆形和格子图案;(2)对印刷的图像采用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进行客观评价;(3)将印刷的复杂图像采用MOS主观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本发明所涉及棉织物数码印花清晰度的评价方法,采用渗化度对阳线和阴线进行边缘渗化清晰度的评价,采用灰度差分绝对值之和算法对明线、阴线、方形和圆形进行内部渗化清晰度进行评价,最后采用单刺激法对复杂图像进行主观评价。本发明采用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相对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单一评价方法而言,对棉织物数码印花的清晰程度进行了准确的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印花清晰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棉织物数码印花清晰度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衣作为人们衣食住行中首当其冲的字,和人们生活的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而服装设计的质量和效果则是人们在挑选服装时比较注重的两个方面,人们在这两个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数码印花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印染技术,其发展和普及增长的尤为迅速。数码印花不仅大大提高了印染的效率,而且还使印染产品种类变得更加丰富,还创造了更多的创新空间。数码印花弥补了传统印花生产的不足,面对现代纺织品市场的个性化、多样化,小批量的需求得到了很大满足,同时也影响了纺织业与服装业的销售理念与经营方式。更重要的是,数码印花相比传统印花更加节能减排,不但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棉织物数码印花的影响因素如下:
1、喷头精度
目前市场上的喷头有压电喷头、热发泡喷头、写真用喷头、工业喷头,其中印花最常用的喷头为压电式的写真用喷头和工业喷头,压电式写真用喷头以EPSON四代头、五代头、六代头为主,五代头是主流产品,最高分辨率为1440dpi,其中支持720dpi,540dpi打印模式,这也是目前印花机使用最多的喷头。从纺织印花角度来讲,由于织物的纤维比较粗,720dpi以上的分辨率,从视觉效果上是很难区分出来的。所以,在实际的织物印花时,喷头精度对清晰性的影响是十分小的。
2、机械精度
机械精度在印花方面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一般印花机的幅面为1600~2200mm,轴辊的长度一般要达2200~2800mm的长度。以意大利MS导带式直喷印花机为例,轴直径为400mm,长度2200mm,轴直径、同心度、直线度等综合误差为0.003mm,即印花一个周长的机械误差为0.01mm,加工一根这样的轴是十分困难的。如果某工厂生产的产品直径误差0.1mm,那么在打印过程中,喷头在两次喷墨的连接部位,一侧可能出现了交叉,而另一侧却有0.2mm左右的白线出现,这样的产品质量是十分差的。所以装配的机械精度不够,是很影响数码印花机的印花清晰性。
3、墨水方面
一般人认为墨水可能影响色彩的饱和度、色牢度、着色量,但事实上,墨水对印花精度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如果墨水的流畅性不好、墨水中杂质多,染色时可能会出现断线、堵头的现象,从而使印花织物内部产生未上染的白点,从而影响印花的清晰度。
4、织物结构
织物组织结构比较复杂,表面是否平整,织物的密度大小,织物的纹路等因素都会影响数码印花的清晰性。
中国棉纺织物发展的历史是十分长远的,棉织物作为最重要的天然纤维服装原料之一,其特点是具有优良的穿着舒适性,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富有自然美感,而且具有坚牢耐用,吸湿性能强,染色性能好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我国纺织品生产能力约占全球一半,伴随着纺织品市场的不断增加,服装和装饰品用料的总体趋势是回归天然纤维。棉纺工业尤其是高档个性化棉制品企业的生产也处在逐步上升阶段,所以棉纺织物及其服装制品在纺织行业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50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