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松散地质桥梁深桩基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5609.2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根;赵省建;赵永锋;金志强;李舒云;王成;孙卫锋;谷丰;韩亚军;梁琛;刘增利;韦大庆;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2D27/12;E02D5/38;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散 地质 桥梁 桩基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桩基施工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松散地质的桥梁深桩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桩基的平面位置,进行钻孔;S2、通过振动锤夹住首节钢护筒,将钢护筒全部插入地面以下;S3、在钢护筒内继续向下钻孔,下钻约一个标准节钢护筒的深度后,在首节钢护筒上焊接标准节钢护筒,通过振动锤将钢护筒继续振动插入地面以下;插入完毕后,在钢护筒中继续钻孔,循环直至钻至土石分界处;S4、进入石质地层后,继续下钻,直至设计桩底标高;S5、垂直下放钢筋笼;S6、进行水下浇筑,高频振动,向上提拔钢护筒,并依次循环作业;S7、将钢护筒拔出。本发明能够更好地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可以广泛应用于钻孔施工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的桥梁深桩基钻孔灌注施工方法,是一种采用全护筒进行施工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松散地质进行桩基施工时,钢护筒的埋设与拔出是影响工程是现场施工的重要因素,而钢护筒的埋设与拔出是否到位主要取决于机械配合打拔护筒的时间点,是否能够保证桩基钻孔及灌注施工质量的关键。
在常规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因场地受限,现场不能满足进行泥浆护壁的施工条件,因地质情况复杂,干作业钻孔施工因塌孔现象严重无法成桩。综上所述,在松散地质的桩基钻孔灌注施工中,传统工艺不能保证钻孔灌注的顺利进行,进行桩基注浆费工费时成本较高,既不环保又不经济。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松散地质桥梁深桩基施工方法,以解决松散地质的桩基工程施工中常规桩基施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松散地质桥梁深桩基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松散地质桥梁深桩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桩基的平面位置,采用比桩基孔径小30cm的钻头进行钻孔,钻至6m处,根据提取上的渣土判断土质及土体稳定性;如果土体稳定性较好,则采用标准1.5m桩径钻头钻孔;如果土体稳定性较差,则继续采用比桩基孔径小30cm的钻头进行钻孔;
S2、通过振动锤夹住首节钢护筒,开启振动向下按压,直至将钢护筒全部插入地面以下;
S3、在钢护筒内继续向下钻孔,下钻约一个标准节钢护筒的深度后,在首节钢护筒上焊接标准节钢护筒,通过振动锤将钢护筒继续振动插入地面以下;插入完毕后,在钢护筒中继续钻孔,下钻一个标准节钢护筒的深度后,再在钢护筒上焊接一个标准节钢护筒,并通过振动锤将钢护筒继续振动插入地面以下;如此循环,直至钻至土石分界处,确保土质地层全部为钢护筒;
S4、进入石质地层后,采用标准1.5m桩径钻头,继续下钻,直至设计桩底标高;
S5、采用大吨位吊车将已提前拼装好的钢筋笼吊放至桩孔内,垂直下放钢筋笼,并避免碰撞孔壁;
S6、采用C35混凝土按照水下桩灌注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进行水下浇筑,当混凝土浇筑进入钢护筒底部以上位置约5m时,暂停浇筑,采用振动锤夹住钢护筒进行高频振动,振动时间为3~5min,随后向上提拔钢护筒10~20cm,避免浇筑完毕后出现护筒不能完全拔除的情况;再次灌注混凝土约5m深时,振动锤继续振动并提拔护筒10~20cm,依次循环作业;
S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暂停施工10~15min,待混凝土液面不下沉时,采用吊车配合振动锤高频振动提拔,一次性将钢护筒拔出。
所述步骤S5中,垂直下放钢筋笼时,若碰撞孔壁,需提起钢筋笼,重新由钻机再次清孔后,再下放钢筋笼;钢筋吊放就位后,先进行自检,合格后约请监理验收,合格后再进入步骤S6。
所述首节钢护筒的长度为6m,所述标准节钢护筒的长度为3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56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