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蚀软磁非晶钢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6516.1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8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赵燕春;孙浩;杨壮;赵鹏彪;丁雨田;寇生中;蒋建龙;毛雪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34 | 分类号: | C22C38/34;C22C38/38;H01F1/147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晶 耐蚀 软磁 耐海水腐蚀 原子百分比 复合结构 软磁性能 奥氏体 复合钢 铁素体 表现 | ||
一种耐蚀软磁非晶钢,按原子百分比计,包括如下成份:C:0.9~2.5%;Mn:14.3%~18.6%;Si:9.3%~9.5%;Cr:13.1%~15.8%,其余为Fe元素,本发明的非晶复合钢其组织为奥氏体+铁素体/非晶复合结构,高强高韧同时耐海水腐蚀并表现出良好的软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基非晶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是耐蚀软磁非晶复合结构钢技术。
背景技术
铁基非晶合金由于原子排列在三维空间为拓扑无序的玻璃态、而在不超过4-5个原子间距存在1.5nm范围内的化学短程有序或拓扑短程有序区,无位错、晶界、偏析等结晶缺陷,具有接近于理论极限的断裂强度、优异的软磁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开发新型耐蚀、软磁、高强韧的非晶复合结构钢将广泛应用于海洋坏境及高效节能技术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蚀软磁非晶钢。
本发明是一种耐蚀软磁非晶钢,按原子百分比计,包括如下成份:C:0.9%;Mn:14.3%;Si:9.3%;Cr:13.1或14.1%,其余为Fe元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非晶复合钢其组织为奥氏体+铁素体/非晶复合结构,高强高韧同时耐海水腐蚀并表现出良好的软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非晶复合结构钢的XRD衍射曲线。本发明实施例的组织为奥氏体+铁素体/非晶复合结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非晶复合结构钢的室温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非晶复合结构钢在海水中的电化学极化曲线,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非晶复合结构钢1的VSM磁化曲线,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非晶复合结构钢2的VSM磁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通过调控元素含量获得非晶基体中原位析出奥氏体和铁素体相的非晶复合结构钢,耐海水腐蚀并具备良好软磁性能,且在加载时表现出高强度的同时具有良好韧塑性。
所述的耐蚀软磁非晶钢按原子百分比包括如下成份:C:0.9%;Mn:14.3%;Si:9.3%;Cr:13.1或14.1%,其余为Fe元素。
Mn和C元素能够稳定奥氏体相,Cr和Si元素能够稳定铁素体相;另一方面类金属与金属组元有负的较大原子对混合焓,并提高混合熵△Smix和原子尺寸差δ,提高非晶形成能力。Cr元素为影响耐蚀性能的主要元素,其标准电极电位和费米能级分别为-0.71V和1.11*10-18/J,在海水中形成稳定Cr2O3钝化膜,其电子密度差和杂化轨道数比Fe2O3的大两个数量级,电极电位较高,属于n型半导体。
以下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冶炼是在真空感应炉中进行,其化学成分列于表1,钢锭均采用相同规格的铜模铸造成试棒,再分别进行室温力学性能测试、海水中的电化学极化性能测试和VSM磁化性能测试,检测结果列于表2,3和4。
表1是本发明实施例非晶复合结构钢的化学成分(按原子百分数计)。表1中所列本发明实施例的热力学参数,成分1的混合熵△Smix=1.10,混合焓△Hmix=-14.378,原子尺寸差δ=3.646;成分2的混合熵△Smix=1.12,混合焓△Hmix=-14.388,原子尺寸差δ=3.645。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非晶复合结构钢试棒的非晶基体上均有fcc结构的γFe相和bcc结构的αFe相析出。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非晶复合结构钢的室温压缩力学性能其断裂强度超过2.6GPa,屈服强度高达790MPa和978MPa,试棒在应力加载过程中均表现出高强度和大塑性,且伴随显著的加工硬化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65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