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温型丙烯酸盐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6927.0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4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曾娟娟;邓淑玲;陈绪港;韦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广州化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3/02 | 分类号: | C08L33/02;C08L71/02;C08L61/06;C08F283/06;C08F220/06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张燕玲;杨晓松 |
地址: | 51065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酸盐 灌浆材料 耐温 组份 蒸馏水 质量份 制备 丙烯酸 应用 水溶性酚醛树脂 堵漏材料 碱性物质 冷却水箱 灌浆 促进剂 交联剂 引发剂 质量比 堵漏 核电站 防水 排放 | ||
本发明属于灌浆堵漏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耐温型丙烯酸盐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耐温型丙烯酸盐灌浆材料由质量比为1:(0.5‑1.2)的A组份和B组份组成;所述A组份是由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丙烯酸20‑30份,碱性物质6‑16份,交联剂1‑6份,水溶性酚醛树脂5‑20份,促进剂1‑4份,蒸馏水a 40‑60份;所述B组份是由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引发剂1‑4份,蒸馏水b 96‑99份。本发明耐温型丙烯酸盐灌浆材料可以很好的应用于核电站排放冷却水箱涵的防水堵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灌浆堵漏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温型丙烯酸盐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国民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在使用煤炭等化石燃料发电的同时,产生了大量废气,严重污染了环境。核电以其无污染、安全系数高以及便于布局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最近几年,中国内地多省市都为建设核电的而努力,核电站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位。核电机组的循环冷却水取排水系统是核电工程中的重要建筑物,多采用现浇混凝土箱涵结构,其箱涵中排出的冷却水温度较高,有时可高达40℃以上,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混凝土箱涵结构普遍存在着渗漏水情况,一般采用化学灌浆方法对渗漏通道进行封堵。灌浆材料采用弹性灌浆材料,如水溶性聚氨酯、改性环氧、丙烯酸盐灌浆材料等,然而聚氨酯灌浆材料耐久性差,易出现复漏情况,环氧灌浆材料弹性差,常规的丙烯酸盐灌浆材料弹性好,耐久性也较好,但是在较高温度的水中长期浸泡容易出现固结体的溶胀和溶解破坏,导致复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温型丙烯酸盐灌浆材料。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耐温型丙烯酸盐灌浆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一种上述耐温型丙烯酸盐灌浆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温型丙烯酸盐灌浆材料,所述耐温型丙烯酸盐灌浆材料由质量比为1:(0.5-1.2)的A组份和B组份组成;
所述A组份是由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丙烯酸20-30份,碱性物质6-16份,交联剂1-6份,水溶性酚醛树脂5-20份,促进剂1-4份,蒸馏水a 40-60份;
所述B组份是由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引发剂1-4份,蒸馏水b 96-99份;
所述碱性物质为氢氧化物或氧化物;所述交联剂为聚乙二醇二烯丙基醚、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水溶性酚醛树脂为质量溶度不低于60%的水溶性酚醛树脂;所述促进剂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和四甲基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碱性物质优选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氧化镁和氧化钙中的一种以上;所述交联剂优选为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丙烯酸酯;所述水溶性酚醛树脂优选为质量溶度为75%的水溶性酚醛树脂;所述引发剂优选为过硫酸钠。
所述耐温型丙烯酸盐灌浆材料由质量比为1:1的A组份和B组份组成.
所述A组份是由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丙烯酸24-30份,氢氧化钠4-8份,氧化镁4-5份,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丙烯酸酯2-4份,水溶性酚醛树脂10-20份,三乙醇胺1-2份,蒸馏水a 45-55份;所述B组分是由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过硫酸钠1-2份,蒸馏水b 98-99份。
上述的一种耐温型丙烯酸盐灌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丙烯酸中加入蒸馏水a配置得丙烯酸溶液;
(2)在搅拌条件下,向配置好的丙烯酸溶液中添加碱性物质,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不超过60℃,得到反应液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广州化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院广州化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69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