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RM的矩形十字灰阶画面组件生成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8790.2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2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尚容;刘健;田方力;何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G09G3/36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赵伟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rm 矩形 十字 画面 组件 生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液晶面板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ARM的矩形十字灰阶画面组件生成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数据解析模块、共享内存模块和图形信号发生器;图像信号发生器的输入端与数据解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共享内存模块的一个输入端与数据解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另一个输入端与图像信号发生器的一个输出端相连;数据解析模块在ARM上实现,用于接收外部配置好的图片转为BMP图片;图形信号发生器在FPGA上实现,将BMP图片转换为矩形十字灰阶画面组件信号,并存储到共享内存中;通过在ARM上对画面文件进行解析并展开成BMP图片,将BMP图片的数据存放到ARM与FPGA的共享内存中,再由FPGA对内存区域的图片进行显示,可以有效减少FPGA资源的占用、对网络带宽的占有,实现低延时的数据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面板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ARM的矩形十字灰阶画面组件生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LCD液晶显示器行业中,大屏幕和高分辨率逐渐成为主流,而在显示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画面信号发生器对液晶面板进行检测。
以往的画面信号发生器多以BMP(bitmap)图像作为输入,在检测大屏幕和高分辨率的显示器时,对应的BMP图形数据变的很大,对PC机到画面信号发生器的网络吞吐量要求很高,对网络延时会有影响,且容易造成检测过程中丢数据、图片显示慢、画面不流畅的情况。
现有的改进方法是针对部分画面,按照某种格式和规则固定存放到一个较小的文件中,然后把该文件通过网络发送给图形发生器的ARM (Advanced RISC Machines)模块,再通过预定的机制发送给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在FPGA上将文件中按照设定的规则展开成BMP图片,并将BMP图片存放在内存中,最终通过FPGA把BMP图片显示出来。该现有技术要么占用网络资源,要么需要占用FPGA资源,因此需要一套新的系统及方法去适应现有的行业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ARM的矩形十字灰阶画面组件生成系统及方法,通过ARM生成画面组件,可实现快速的图形生成,且占用FPGA资源较少。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ARM的矩形十字灰阶画面组件生成系统,包括数据解析模块、共享内存模块和图形信号发生器;
其中,图像信号发生器的输入端与数据解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共享内存模块的一个输入端与数据解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另一个输入端与图像信号发生器的一个输出端相连;
其中,数据解析模块在ARM上实现,用于接收外部配置好的图片,将其转为BMP图片;图形信号发生器在FPGA上实现,用于将BMP图片转换为可在模组或显示器上显示的矩形十字灰阶画面组件信号,并存储到共享内存中。
优选的,上述基于ARM的矩形十字灰阶画面组件生成系统,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其输出端与数据解析模块的输入端相连;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格式和规则配置画面。
优选的,上述基于ARM的矩形十字灰阶画面组件生成系统,还包括图像输出模块,图像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与图像信号发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相连;图像输出模块在FPGA上实现,用于根据液晶模组的时序参数,从共享内存读取矩形十字灰阶画面组件信号,并根据该矩形十字灰阶画面组件信号生成视频图形阵列信号;还用于根据依次产生同步共享内存的读信号,将矩形十字灰阶画面组件转换为低电压差分信号输出。
优选的,上述基于ARM的矩形十字灰阶画面组件生成系统,ARM与 FPGA之间具有多个共享内存区域,每个内存区域保存一个图形数据,通过切换内存地址显示多个图片,实现低延时快速的图片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87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