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中微生物样品采集用冷藏装置、水中微生物样品采集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9874.8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3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王峰;程寒飞;黄建;李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42 | 分类号: | G01N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中 微生物 样品 采集 冷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中微生物样品采集用冷藏装置、水中微生物样品采集装置及方法。所述的富集装置包括冷藏壳体和同轴设置于冷藏壳体内的富集采集装置;所述的冷藏壳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壳体,冷藏壳体中部设置有水管穿孔,水管穿孔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的富集采集装置环形夹扣;在所述的环形夹扣中间夹设有滤膜和砂芯滤器。采集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并联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至少一个富集管路;所述富集管路由通过管道串联连接的第一阀门、富集采集装置和流量计组成。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利用滤膜实时采集水中的微生物,在采集过程中实时计算流量和流速;在采集过程中,实时对滤膜进行冷却,冷却温度3‑5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样品采集及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滥用,环境中残留的抗生素对微生物群落产生选择性压力,诱导产生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并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广泛传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风险。目前ARGs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制药废水中往往含有高浓度的抗生素及生产原料和中间体,对生物处理单元的微生物群落形成高强度选择性压力,为ARGs在污水中的持久存在和传播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制药废水处理后往往排入下水道,与其他污水(主要包括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经过处理的其它工业废水)合并后再进入综合性废水处理系统(integrated WWTPs,IWWTPs),进行统一处理后再排入水环境中。自然水环境中,如河流、湖泊甚至海洋等也有检出。因此,为了保护自然水生态安全,降低人类健康风险,ARGs在制药废水、医疗废水、污水处理系统以及自然水体中的分布特征、归趋和去除效率应给予高度关注。
ARGs的研究需要对水体中微生物进行采集。目前,最常见的样品采集方式是,在各采样点采集一定体积的水样,冷藏运输回实验室,尽快采用0.22μm孔径滤膜过滤,将微生物截留在滤膜上,以进行后续提取分析。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过程操作繁琐,耗时长,对运输和保存的要求较高,且外源污染风险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水中微生物样品采集用冷藏装置、水中微生物样品采集装置及方法,该方法能够对各种水样进行采集并预处理(原位富集水中微生物),操作简便高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水中微生物样品采集用冷藏装置,包括冷藏壳体;
所述的冷藏壳体包括两个上下相对扣合的半壳体,冷藏壳体中部的扣合处设置有用于穿水管的穿孔;所述的冷藏壳体内壁与穿孔之间装设有冷却装置。
优选的,在所述的冷藏壳体的水管穿孔处向两侧沿轴向一体连接有螺纹段;在所述的在螺纹段上的螺接有保温盖。
优选的,在冷藏壳体内,设置有衬板。衬板与冷藏壳体形成用于容置冷却装置的容置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水中微生物样品采集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并联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至少一个富集管路;所述富集管路由通过管道串联连接的第一阀门、富集采集装置和流量计组成;所述的富集采集装置可拆缷连接在富集管路;所述的富集采集装置,至少包括砂芯滤器和覆在砂芯滤器进水侧的滤膜;在所述的富集管路上对应所述的富集采集装置套设有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中微生物样品采集用冷藏装置。
优选的,在所述的富集管路上还设置有信号反馈单元;所述的信号反馈单元设置在富集采集装置下游;所述的信号反馈单元包括流速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的信号反馈单元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上设置报警阈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水中微生物样品采集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利用滤膜实时采集水中的微生物,在采集过程中实时计算流量和流速;
在采集过程中和送测过程中,利用水中微生物样品冷藏装置实时对滤膜进行冷却,冷却温度3-5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98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场强化固相微萃取效果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相沉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