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0104.5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8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翔;张峰;刘冰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壹格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5 | 分类号: | F24F11/65;F24F11/64;F24F11/70;F24F11/61;F24F110/10;F24F110/12;F24F110/20;F24F110/22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唐学青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湿度调节装置 运行指令 上位机 工作模式 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采样信息 除湿模式 控制模块 热舒适性 通风模式 有效控制 发送 室内 传输 响应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空气湿度调节装置与上位机连接,上位机向所述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发送运行指令;S2,所述空气湿度调节装置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传输的运行指令进入设定的工作模式。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基于接收的运行指令工作于除湿模式、通风模式、离家模式中的一种,在此工作模式下空气湿度调节装置的控制模块基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的采样信息控制空气湿度调节装置以不同的方式运行。这样的控制方法使得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能更有效控制调节室内的热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空气湿度调节装置(也称为除湿机)在运行使用中,为了达到快速除湿的目的同时避免出现过度除湿,目前都采用一种常规的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在风机吸入处放置一湿度传感器,通过判断高湿度空气的实测湿度值与设定目标湿度值的差值大小,对空气湿度调节机器的除湿量进行大小调节。该方法只通过湿度条件进行除湿机的运行调节,未考虑温度条件的影响,难以准确控制和调节房间的热舒适性。且空气湿度调节装置的功能单一只能进行除湿方式,运行模式单一。一方面若使用该方法来维持房间的舒适环境,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必须长期运行,导致运行成本高;另一方面,现有控制方法在湿度达到设定目标值后,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将停止运行,再次开启时需人员操作,这样用户长时间离家情况下,房间湿度无法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在基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采样的信息实时控制空气湿度调节装置的吹出风温度(新风出口温度)。除湿方式中包含等温、升温、降温三种除湿方式,更有效控制调节室内的热舒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空气湿度调节装置与上位机连接,上位机向所述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发送运行指令;
S2,所述空气湿度调节装置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传输的运行指令控制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进入设定的工作模式。
优选的,该方法中所述空气湿度调节装置的控制模块接收并响应所述运行指令,所述运行指令包含第一运行指令,第二运行指令,第三运行指令;
若控制模块接收第一运行指令,则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进入除湿模式运行;若控制模块接收第二运行指令,则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进入通风模式运行;若控制模块接收第三运行指令,则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进入离家模式运行。优选的,该控制方法,若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进入除湿模式运行时,控制方法还包含如下的步骤:
S11,根据室内温度实测值、室外温度实测值与预先设定的温度比较确定除湿方式及拟合吹出风温度的目标值;
S12,根据实测吹出温与目标值计算出温度差值;
S13,依据温度差值调整压缩机频率和膨胀阀开度,并运行预设的第一时间(T1);
S14,返回至除湿模式运行。
优选的,该控制方法的S11中,若除湿方式判定为压缩机off停机,则进行是否返回至除湿模式的模式判断,
若是,则返回除湿模式;
若否,则切换至通风模式。
优选的,所述除湿方式包含,升温除湿、等温除湿、降温除湿。
优选的,该控制方法,若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进入离家模式时,该控制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31,基于室外湿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采样的湿度信息判断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运行于除湿模式或通风模式;
若运行于除湿模式,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壹格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壹格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0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