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用电器及其控制系统和绑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1714.7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0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陆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电器 及其 控制系统 绑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电器及其控制系统和绑定方法,其中,家用电器包括:按键,按键根据用户的触发操作生成第一绑定指令;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以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控制模块,用于在按键被触发后控制第一通信模块启动,并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服务器发送家用电器的设备信息和第一绑定指令,以便服务器根据设备信息和第一绑定指令,通过存储的历史信息,将家用电器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用户账户进行绑定,其中,历史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设备信息与用户账户的历史绑定关系的信息。由此,用户通过操作触发按键,实现家用电器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用户账户的绑定,简化用户绑定操作,实现一键式绑定,使再次绑定更方便更智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电器、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系统和一种家用电器的绑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的家用电器可以通过手机App配网与设备进行绑定。
但相关技术的问题在于,如果出现设备掉线或者解除绑定后,又再次绑定的情况,则需要用户重新打开设备Wi-Fi,并再次进行扫码,以绑定设备,从而,造成重复操作,用户操作不便,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家用电器,能够简化用户绑定操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家用电器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家用电器的绑定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家用电器包括:按键,按键根据用户的触发操作生成第一绑定指令;第一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以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按键和第一通信模块相连,控制模块用于在按键被触发后控制第一通信模块启动,并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服务器发送家用电器的设备信息和第一绑定指令,以便服务器根据设备信息和第一绑定指令,通过存储的历史信息,将家用电器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用户账户进行绑定,其中,历史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设备信息与用户账户的历史绑定关系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家用电器,控制模块在按键被触发后控制第一通信模块启动,并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服务器发送家用电器的设备信息和第一绑定指令,以便服务器根据设备信息和第一绑定指令,通过存储的历史信息,将家用电器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用户账户进行绑定,其中,历史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设备信息与用户账户的历史绑定关系的信息。由此,用户通过操作触发按键,实现家用电器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用户账户的绑定,简化用户绑定操作,实现一键式绑定,使再次绑定更方便更智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家用电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一通信模块启动后根据预存的网络接入信息控制第一通信模块接入网络,并在第一通信模块成功接入网络后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与服务器进行通信,以及在第一通信模块接入网络失败后控制家用电器的提醒模块进行提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家用电器还包括显示模块,控制模块还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信息用于指示与设备信息相关联的多个用户账户,并根据反馈信息控制家用电器的显示模块对多个用户账户进行显示,以及将用户从多个用户账户中选择的用户账户发送给服务器,以便服务器将家用电器的设备信息与用户选择的用户账户进行绑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还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绑定失败信息,并根据绑定失败信息控制家用电器的提醒模块进行提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在对家用电器进行初次绑定时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服务器发送家用电器的设备信息和第二绑定指令,以便服务器根据第二绑定指令将家用电器的设备信息与智能终端发送的用户账户进行绑定,并存储设备信息与用户账户的绑定关系以作为历史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1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