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底部分段总组及后续吊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1799.9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5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方汇;朱佩佩;凌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3/00 | 分类号: | B63B73/00;B63B73/10;B66C13/08;B66C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化学品 船底 部分 段总组 后续 吊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底部分段总组及后续吊装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底部左舷分段、底部右舷分段的艏艉端面的外板上设置若干总组吊环;S2用吊车通过总组吊环将底部左舷分段、底部右舷分段吊起,总组形成全宽型的底部总段;S3在底部总段的横向两侧的低碳钢材质的内底板区域上设置搭载吊环;S4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吊起底部总段时的底部总段应力与形变,应力大小在底部总段的强度承受范围内,且形变大小满足底部总段的装配精度时,用吊车通过搭载吊环将底部总段吊起与船舶前后分段进行拼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使得底部分段的组装不再污染、损伤底板的不锈钢材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底部分段总组及后续吊装方法。
背景技术
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底部分段为纵骨架势,内底板货舱区域100是双相不锈钢材质,内底板压载舱区200域为低碳钢材质,其它构件和外板均为低碳钢材质。根据结构特点,底部分段应该采用前后总组,吊环设置在底部分段内底板上,这样既符合结构强度要求,也便于吊环布置。
但是如果采取这种方式,则吊环不得不设置内底板双相不锈钢区域,而吊环为低碳钢材料,直接与双相不锈钢材料接触会对其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吊环拆除时也会对双相不锈钢材料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满足底部分段总组,同时兼顾双相不锈钢材料的保护,我们采取底部分段左右总组,形成一个全宽型总段,总组吊环采用C型吊环,设置在底部分段前后端面构架上,总段搭载吊环设置在内底板两侧低碳钢区域上。
由于总段搭载吊环处于总段两侧,且总段为纵骨架势,横向抵抗变形能力偏弱,吊装时总段可能会发生变形。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底部分段总组及后续吊装方法,本发明能够对总段进行建模计算,通过应力和变形分析掌握总段情况,评估方案可行性,最终形成完善的底部分段总组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底部分段总组及后续吊装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底部左舷分段、底部右舷分段的艏艉端面的外板上设置若干总组吊环;
S2用吊车通过总组吊环将底部左舷分段、底部右舷分段吊起,总组形成全宽型的底部总段;
S3在底部总段的横向两侧的低碳钢材质的内底板区域上设置搭载吊环;
S4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吊起底部总段时的底部总段应力与形变,应力大小在底部总段的强度承受范围内,且形变大小满足底部总段的装配精度时,用吊车通过搭载吊环将底部总段吊起与船舶前后分段进行拼接。
所述总组吊环采用C形吊环。
所述搭载吊环采用B形吊环。
所述总组吊环对称设置在底部左舷分段/底部右舷分段的重心两侧。
所述有限元模拟采用MSC.PATRON软件进行建模。
所述有限元模拟中对底部分段的建模采用板壳单元和梁单元组成,对吊环位置进行位移平动约束,底部总段施加垂直向下的惯性力。
所述搭载吊环对称分布在底部总段的重心两侧。
所述总组吊环、搭载吊环均为低碳钢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根据底部分段结构和材料特性,合理的设置总组吊环进行分段总组,并通过有限元计算校核总段吊装变形,最终形成完善合理的总组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17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