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加工成套连杆工件齿面拉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2628.8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4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管月超;宋炳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合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41/06 | 分类号: | B23D41/06;B23D41/00;B23D37/00;B23D3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韩燕燕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工件 移动吸附机构 驱动机构 装夹机构 自动加工 自动锁死 齿面 拉床 锁死 加工平台 自动上料 不一致 对装 解锁 立板 吸附 卸料 装夹 加工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加工成套连杆工件齿面拉床,其包括加工平台、装夹立板、装夹机构、驱动机构与移动吸附机构,通过利用移动吸附机构吸附第一连杆工件与第二连杆工件对装夹机构进行自动上料与卸料的同时,利用驱动机构带动装夹机构对第一连杆工件与第二连杆工件实现自动锁死与解锁,解决第一连杆工件与第二连杆工件加工时,手工锁死力度不一致的技术问题,实现第一连杆工件与第二连杆工件自动锁死的同时,保证第一连杆工件与第二连杆工件锁死力度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连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加工成套连杆工件齿面拉床。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第一连杆工件11与第二连杆工件12是应用于汽车上的成套使用的连杆,将第一连杆工件11与第二连杆工件12的半圆环形部122配合就能组装形成一副完整的连杆,而第一连杆工件11与第二连杆工件12则通过在第一加工端面111与第二加工端面121上加工出的第一齿面101与第二齿面102的咬合进行配合定位后,再通过紧固件将两者锁死配合。
而在现有的对第一连杆工件11与第二连杆工件12进行加工齿面的传统拉床,在加工时,需要在进行其中一组连杆工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手动将另一组的连杆工件安装在拉床上,用以替换加工,实现拉床的连续工作,手动上装连杆工件,过程繁琐的同时,每次上装过程中,对连杆工件的锁死力度完全依靠工人的经验,每次对连杆工件的锁死力度很难保证一致。
在专利号为CN201720575611.8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机械数控用拉刀便于除碎屑的拉床,包括拉杆随动刀架、工件固定架和支撑架,所述拉杆随动刀架安装在拉床机身上,所述拉床机身与拉杆随动刀架之间设置有活塞拉杆,所述拉杆随动刀架的一侧设置有拉刀固定刀架,所述工件固定架安装在拉床机身上靠近拉刀固定刀架的右侧位置处,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工作台的下方,所述拉床机身的内部靠近活塞拉杆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电动气缸,且拉床机身的下方前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通过在拉刀上设置几个拉刀孔,拉刀在切削工件时产生碎屑,会从拉刀孔进入到拉刀内,不会残留在拉刀的表面,不使用时可以将拉刀取下,取下拉刀的托柄,将碎屑倒出,以便于下次使用。
但是,上述专利无法适用于本发明第一连杆工件与第二连杆工件的加工,且无法实现工件的自动上装锁死。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加工成套连杆工件齿面拉床,通过利用移动吸附机构吸附第一连杆工件与第二连杆工件对装夹机构进行自动上料与卸料的同时,利用驱动机构带动装夹机构对第一连杆工件与第二连杆工件实现自动锁死与解锁,解决第一连杆工件与第二连杆工件加工时,手工锁死力度不一致的技术问题,实现第一连杆工件与第二连杆工件自动锁死的同时,保证第一连杆工件与第二连杆工件锁死力度一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加工成套连杆工件齿面拉床,其对成套的第一连杆工件与第二连杆工件进行挤压摩擦加工,使所述第一连杆工件上的第一加工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杆工件上的第二加工端面均形成第一齿面与第二齿面,所述第一连杆工件为半圆环形设置,所述第二连杆工件包括半圆环形部、手柄部与环形部,所述半圆环形部与环形部通过手柄部相连接,所述半圆环形部于所述第一连杆工件对应配合,该拉床包括:
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长度方向上平行设置有第一齿轨与第二齿轨;
装夹立板,所述装夹立板沿所述加工平台长度方向移动设置,该装夹立板与所述加工平台垂直设置,其上通过主轴设置有相对旋转的装夹盘,该装夹盘上同步装夹第一连杆工件与第二连杆工件;
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沿所述加工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装夹立板的一侧,其随该装夹立板同步移动,且其将所述第一连杆工件与第二连杆工件固定于所述装夹立板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相对于所述装夹立板设置于所述装夹机构的另一侧,其驱动所述装夹机构夹紧所述第一连杆工件与第二连杆工件;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合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合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2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拉削机床的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变频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