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特征作为电子围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3058.4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3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桂艳峰;丁俊一;陈电波;王凤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指掌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G07C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庆峰财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7 | 代理人: | 李文军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特征 作为 电子 围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作为电子围栏的方法,员工从进出口处进入电子围栏时,识别系统采集员工身份信息,将员工进入电子围栏的消息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查找员工对应的移动设备,并将该移动设备管控,员工从进出口处离开电子围栏时,识别系统采集员工身份信息,将员工离开电子围栏的消息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发送员工围栏状态信息到移动设备。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中,员工进入电子围栏时,必然被识别系统采集身份信息,如人脸识别系统,保证了准确性;员工离开电子围栏时,不会直接解除管控,需要员工请求解除,防止他人从电子围栏中带走移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特征作为电子围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政府、企业等机构对网络安全一直都非常重视,很多单位的电脑是无法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的,以防止单位信息泄露,但现在移动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如拍照清晰度、扫描速度、无线数据传送速度等,这使得移动设备已经可以代替电脑向外界泄密,又使得单位的网络安全存在了很大的隐患。
当然,也有单位采用电子围栏的方式,多用地理位置和时间,或者与考勤系统对接。现有的移动设备的电子围栏,无法保证员工的移动设备都处于禁止状态,具有非常多的漏洞,而且员工的移动设备中还是具有单位的一定信息,容易被盗取,导致一定的信息泄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特征作为电子围栏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电子围栏,对员工的移动设备管控能力弱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生物特征作为电子围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电子围栏,电子围栏边界处设置一个进出口,进出口处设置识别系统;
步骤2:员工从进出口处进入电子围栏时,识别系统采集员工身份信息,将员工进入电子围栏的消息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查找员工对应的移动设备,并将该移动设备管控;
步骤3:员工从进出口处离开电子围栏时,识别系统采集员工身份信息,将员工离开电子围栏的消息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发送员工围栏状态信息到移动设备;
步骤4:员工在移动设备上操作要求解除管控,服务器接收到信息后,要求识别员工信息,员工通过移动设备采集身份信息,并发送身份信息到服务器;
步骤5:服务器核实员工的身份信息,将收到的员工身份信息与员工存档信息进行比对,如信息不一致,则进入步骤6,否则进入步骤7;
步骤6:服务器确认收到的员工身份信息与员工存档信息不一致,返回管控解除失败消息到移动设备;
步骤7:服务器确认收到的员工身份信息与员工存档信息一致,则自动查询该移动设备的位置,如该移动设备位置位于电子围栏内,则发送管控解除失败消息到移动设备;如该移动设备位置位于电子围栏外,则解除该移动设备的管控。
所述的识别系统为人脸识别系统、虹膜识别系统和指纹识别系统中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管控是指:移动设备中安装有管控软件客户端,服务器发送管控命令到移动设备时,管控软件客户端即接收到命令,禁止移动设备与除服务器外的一切设备产生数据交互。
步骤4中,员工通过移动设备中的摄像头采集人脸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4中,员工通过移动设备中的指纹采集器采集指纹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4中,员工通过移动设备中的虹膜采集器采集虹膜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还包括步骤8:管控软件客户端还通过移动设备监控员工的心跳,当丢失员工心跳的时间达到设定阈值后,则启动对移动设备的管控。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指掌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指掌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30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