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指定路径的机器人导航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4117.X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1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庄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三宝创新智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力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3 | 代理人: | 龚健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轨道 目标点 机器人导航 并行 调度 主控制系统 导航定位 调度系统 轨道移动 就近原则 任务地点 使用环境 室内信号 虚拟轨道 有效地 障碍物 预设 铺设 检测 脱离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指定路径的机器人导航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机器人主控制系统接收到调度任务;B、机器人对任务地点进行定位并行至最近的轨道点;C、通过轨道移动至离目标点最近的轨道点;D、脱离轨道并行至目标点。本发明预设了虚拟轨道,可以随意更改机器人的活动范围,无需改变实际使用环境和额外辅助铺设,不受室内信号影响,并且多台机器人一起执行任务时,还会遵守“中控调度系统”在轨道上进行让路操作,可以避免因检测到障碍物或与其他机器人“相遇”等情况而停止执行任务。移动时遵守就近原则,机器人调度到最近的轨道点,通过轨道导航至目标点,可以有效地节省导航定位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指定路径的机器人导航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机器人是一种在可复杂环境下工作,具有自规划、自组织、自适应能力的机器人,具有行动快捷、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可控性强、安全性好等优势。近年来,由于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在多学科、多领域互相渗透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基于导航技术领域的机器人研究。在移动机器人相关技术研究中,导航技术属于其核心技术,也是实现智能化和自主移动的关键技术。
在目前机器人定位导航方案中,常见的有利用电磁导航、视觉、二维码等导航方式,配合WiFi、蓝牙等技术进行定位,在现有的机器人导航方式还引入虚拟轨道的使用。
电磁导航需要在行驶路径上埋置金属线,实现容易、成本虽低,但铺设麻烦,路径固定,不易改造;视觉导航主要是借助视觉传感器完成的,通过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完成定位导航,但图像处理量巨大,一般计算机无法完成运算,实时性较差,受光线条件限制较大,无法在黑暗环境中工作;二维码导航虽然对声光无干扰,但是成本高,对陀螺仪的精度要求高。利用WiFi、蓝牙等技术进行定位,其信号容易衰减,精度差。基于虚拟轨道的导航方式,在设计轨道中存在位置点被占用,导致多台机器人无法通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指定路径的机器人导航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指定路径的机器人导航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机器人主控制系统接收到调度任务;
B、机器人对任务地点进行定位并行至最近的轨道点;
C、通过轨道移动至离目标点最近的轨道点;
D、脱离轨道并行至目标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轨道为虚拟轨道,虚拟轨道的设置通过应用交互界面实现,在室内建图模块上,增设虚拟轨道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室内建图模块是SLAM建图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虚拟轨道的设置通过应用交互界面实现,其轨道地图路径设计方法包括了在SLAM建图模块上增加虚拟轨道功能、在地图上设立轨道点、设立轨道、将轨道点进行人工连线、标注轨道属性、设置轨道点半径区域和保存轨道地图。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机器人与设备端建立连接,机器人将获取的地图显示在设备端的交互界面上,通过交互界面地图在任意位置添加任意形状、长度的虚拟轨道,或通过设备端发送指令给机器人在其地图中添加虚拟轨道,添加成功后会在设备端交互界面地图中显示,支持轨道点和各段轨道的修改和删除。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半径区域,即半径领域内的位置点内容归属为此轨道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在地图上设立的轨道点不能超出有效区域,即机器人必须在室内地图上运行,超出有效区域时,需要对轨道点微调,调整后再尝试设立轨道点,直至完成有效轨道点设立,所述轨道点遵循就近原则,可复用打标点,轨道点与障碍物间必须保持有一定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三宝创新智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三宝创新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41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