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分自修复纳米纤维及含有该纤维的水性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4331.5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许帅;胡忆瑞;杨俊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华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08 | 分类号: | D01F8/08;D01F8/16;D01D5/00;D01D5/34;C09D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王婧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纤维 核层材料 自修复 壳层材料 水性涂料 纤维 涂料 自修复性能 核壳结构 水性树脂 修复材料 包覆 破裂 | ||
1.一种双组分自修复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纳米纤维和第二纳米纤维,所述的第一纳米纤维和第二纳米纤维均为核壳结构,均包括核层材料以及包覆在核层材料外侧的壳层材料,第一纳米纤维和第二纳米纤维的核层材料分别含有A组分和B组分,第一纳米纤维和第二纳米纤维破裂后能够释放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和B组分相遇后能够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形成修复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自修复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组分和B组分分别为双环戊二烯和Grubb’s催化剂,二甲基硅氧烷和二甲基-甲氧基-硅氧烷,或环氧树脂单体和固化剂;所述的壳层材料是聚乙烯醇、聚丙烯腈或聚乙烯吡咯烷酮;按质量比计算,所述的第一纳米纤维和第二纳米纤维的核层材料:壳层材料均为1:0.4-1.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自修复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纳米纤维和/或第二纳米纤维的外表面吸附一层石墨烯。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组分自修复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壳层材料溶液的制备:
将壳层材料加入到溶剂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壳层材料溶液;按质量比计算,壳层材料溶液的浓度为6%-11%;
步骤2:核层材料溶液的制备:
直接使用A组分和B组分作为核层材料溶液使用,或者,将A组分和B组分分别稀释后作为核层材料溶液使用;稀释后的溶液粘度控制在100-500mPas;
步骤3:同轴静电纺丝:
采用同轴静电纺丝设备,将壳层材料溶液装进外层溶液的针管中;再分别将含有A组分和B组分的核层材料溶液装进内层溶液的针管中进行静电纺丝,最终在接收器上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双组分自修复纳米纤维;所述的静电纺丝设定的同轴静电纺丝设备的电压为12-15kV、内层溶液的针管的注射速度为0.04-0.15ml/h、外层溶液的针管的注射速度为0.6-1.2ml/h,针头出口距离接收器的垂直距离为12-16c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组分自修复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4:纤维外表面吸附石墨烯:将双组分纳米纤维浸入质量分数为0.1-5%的石墨烯水溶液30s-10min,获得外表面吸附一层石墨烯纳米片的纳米纤维。
6.一种水性涂料,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组分自修复纳米纤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性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组分自修复纳米纤维占涂料固含量的5wt%-30wt%。
8.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水性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自修复纳米纤维和水性树脂进行物理混合,即得含有自修复纳米纤维的水性涂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性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性有机树脂为水性聚氨酯、水性环氧树脂或水性聚丙烯酸酯。
10.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水性涂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水性涂料应用于金属表面,经干燥后可形成一层具有自修复性能且力学性能优异的防腐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华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华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43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