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塞助气双能式高压SF6断路器灭弧室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4653.X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6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源;姜仁卓;林莘;何柏娜;孔杰;颉雅迪;王乐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33/04 | 分类号: | H01H33/04;H01H33/22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3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SF6断路器 动触头机构 静触头机构 活塞 热膨胀室 灭弧室 合闸 活动隔板 内底座 压气室 分闸 拉弧 熄弧 热膨胀 机械能 灭弧室壳体 气流流动 体积缩小 导气管 内固定 灭弧 气室 连通 配合 | ||
一种活塞助气双能式高压SF6断路器灭弧室,属于高压SF6断路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灭弧室壳体(7)内固定有静触头机构(4)、内底座(14)、动触头机构;动触头机构分别与静触头机构(4)和内底座(14)间隔形成热膨胀室(21)和压气室(16),两气室之间通过导气管(12)连通,在本活塞助气双能式高压SF6断路器灭弧室中,通过设置活动隔板,在合闸时活动隔板使热膨胀室体积缩小,使得动触头机构与静触头机构之间始终有气流流动,杜绝和减少了合闸拉弧的可能性。设计的压气室配合热膨胀室的热膨胀气流充分利用机械能和热能相结合进行分闸灭弧,有效较少了分闸拉弧的可能性且熄弧速度快,熄弧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一种活塞助气双能式高压SF6断路器灭弧室,属于高压SF6断路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压断路器在高压设备中是一种最复杂、最重要的电器,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可切合正常运行条件下的负荷电流;在短路故障时,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下,自动切断短路电流。在高压供配电系统,切断短路电流时,要产生强烈的电弧,所以高压断路器要具有可靠的灭弧装置。高压断路器是一种能够实现控制与保护双重作用的电器。广泛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厂、变电站、开关站及用电线路上。
高压SF6断路器是用SF6气体作为灭弧和绝缘介质的断路器。由于SF6气体有优异的灭弧和绝缘性能,以及具有断口电压高,开断能力强,允许连续开断短路电流次数多,适于频繁操作,开断容性电流可以无重燃或复燃,开断感性电流可以无截流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高压及超高压领域中,高压SF6断路器已取代了常规压缩空气断路器;在特高压领域中更是最主要的断路器。
SF6高压断路器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双压式,单压式和自能式三大阶段,其中自能式SF6高压断路器是利用电弧燃烧时产生的高温气体进行吹弧,由于其开断能力较强,操动机构操动功率小的优点,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有技术中,自能式灭弧能力受弧区温度影响较大容易存在灭弧死区,同时在现有技术中,技术人员在进行自能式SF6高压断路器的改进时,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分闸息弧上,而忽略了合闸拉弧现象的发生,因此常规的自能式SF6高压断路器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设置活动隔板,在合闸时活动隔板使热膨胀室体积缩小,使得动触头机构与静触头机构之间始终有气流流动,杜绝和减少了合闸拉弧可能性的活塞助气双能式高压SF6断路器灭弧室。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活塞助气双能式高压SF6断路器灭弧室,包括灭弧室壳体,灭弧室壳体上端开口、底部封闭,在灭弧室壳体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上出线板,其特征在于:在灭弧室壳体内腔的上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静触头机构和内底座,在灭弧室壳体内腔的中部设置有动触头机构,在动触头机构内设置有绝缘拉杆,绝缘拉杆带动动触头机构沿灭弧室壳体轴向往复运动并与静触头机构配合插接实现合闸与分闸;
动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本体,绝缘拉杆位于动触头本体内部,动触头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静触头机构和内底座对接,在动触头本体内腔中部固定有固定隔板,在固定隔板的上方设置有沿动触头本体内腔轴向活动的活动隔板,活动隔板与静触头机构间隔形成热膨胀室,固定隔板与内底座间隔形成压气室,热膨胀室和压气室由导气管连通,在活动隔板的外侧设置有隔断平面,隔断平面在合闸时随活动隔板移动对导气管位于热膨胀室处的开口进行遮挡。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拉杆位于动触头本体的轴心处,所述的活动隔板和固定隔板均套装在绝缘拉杆的外圈,活动隔板和固定隔板间隔形成气压平衡室,在绝缘拉杆上固定有两组卡位器,两组卡位器分别位于气压平衡室的上、下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46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动隔离开关的闭锁装置
- 下一篇:隔离开关及其静触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