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储热负荷和电池储能协调最大化减小峰谷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5353.3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8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江;张明悦;张宏宇;邵宝珠;曹丽娜;高潇;吕旭明;金研;周小明;张铁岩;王澎;王志斌;张忠林;周桂平;丛海洋;罗桓桓;丛培贤;葛维春;葛延峰;李家珏;刘前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工业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H02J3/32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何学军;侯景明 |
地址: | 11000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储热 负荷 电池 协调 最大化 减小 峰谷差 方法 | ||
1.电储热负荷和电池储能协调最大化减小峰谷差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cj温度、Hj空气相对湿度值、h电池储能区海拔高度值、kr天气相关系数值、kc状态相关系数值、TB电池储能温度、ηIi电池充电效率、VBIi电池充电速率、ηOi电池放电效率、Cr电池容量、VBOi电池放电速率、εr电池材料导热系数、所有电站额定功率之和Qa、尖峰时刻用电负荷Qyj、低谷时刻用电负荷Qyd、平均光照强度G、风速F、所提高的电单价A其中A∈(5,15)、当前电网内电储热负荷容量QM进行相应数据采集;
步骤2:对尖峰时段家用负荷进行预测计算;
步骤3:电价A对低谷时刻增加电储热负荷影响计算;
步骤4:对电池储能充放电系数计算;
步骤5:对蓄电池充放电时刻进行计算;
步骤6:根据上述步骤1-步骤5中采集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及尖峰低谷时刻,以最大化减小峰谷差的方法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储热负荷和电池储能协调最大化减小峰谷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根据天气情况预测尖峰时刻电储热负荷容量Q1,其中lne=1;
上述公式(1)中,e为无理数,lne=1,F表示风速;
步骤2.2根据电价增加量△A计算尖峰时刻电储热负荷容量Q2,其中i∈(1,24);
上述公式(2)中,e为无理数,lne=1,i表示一天中第i个时刻;
步骤2.3其他负荷容量Q3随着电价波动预测计算;
上述公式(3)中,e为无理数,lne=1,A表示所提高的电单价,eA表示e的A次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储热负荷和电池储能协调最大化减小峰谷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包括:
电价A对低谷时刻增加电储热负荷影响计算:
上述公式(4)中,A表示所提高的电单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储热负荷和电池储能协调最大化减小峰谷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对电池储能充放电系数计算,包括:
步骤4.1:对可信函数充放电调峰系数的定义;
Sj可信函数,
若0.0148≤Φ(x)≤0.1768则记为可信区间,否则即为不可信区间;
上述公式表示对x进行积分运算;
步骤4.2:计算外部影响系数Ai表达公式如下:
上述公式(5)中,Ai表示外部影响系数;
步骤4.3:计算内部影响系数Bi表达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储热负荷和电池储能协调最大化减小峰谷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5:对蓄电池充放电时刻进行计算,包括:
步骤5.1:针对尖峰时刻负荷情况以及蓄电池当前蓄电量,对放电时刻T1进行确定,使得整个放电过程与尖峰时负荷做到最优配置;
上述公式(7)中,e为无理数,lne=1;
步骤5.2:计算尖峰时刻所能持续时间;
上述公式(8)中,△t1表示尖峰时刻所能持续时间,e为无理数,lne=1;
步骤5.3:低谷时刻出现时间;
上述公式(9)中,T2表示低谷时刻出现时间;
步骤5.4:计算低谷时段所能持续时间;
上述公式(10)中,△t2表示低谷时段所能持续时间,e表示为无理数,lne=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工业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工业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53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