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色散的远近光透镜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5641.9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7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刚;沈健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25 | 分类号: | F21S41/25;F21V17/12;F21W102/13;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阀 色散 透镜 电磁阀安装板 透镜组 远近光 加工制造成本 截止滤光膜 发光光源 挡光片 反光碗 透镜盖 有效地 灯体 内面 通孔 附着 紧凑 | ||
一种防色散的远近光透镜组装置,包括灯体反光碗、发光光源、挡光片装置、电磁阀机构、透镜、透镜盖。电磁阀机构上的电磁阀固定在电磁阀安装板上,电磁阀安装板上设有通孔。透镜的内面通过附着有截止滤光膜。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地防止色散的出现,且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制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照LED大灯。
背景技术
汽车大灯,也称汽车前照灯,通常指的是远光灯和近光灯两个功能。它又被称为汽车的眼睛,不仅是一辆汽车外观造型的重要组成部件,并且,更与夜间开车和坏天气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紧密相关。目前的透镜组结构是汽车大灯最常用的光学系统结构之一,基于其优异的聚光效果,外形美观,在车灯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申请号 201721086493.0,授权公告号CN 207350116 U,名称为“汽车用远近光灯一体LED大灯”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汽车用LED大灯:“包括反光碗、LED芯片、透镜、套筒以及散热组件,所述套筒的一端连接所述透镜,另一端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所述散热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安置所述LED芯片的平台,所述平台沿大灯光出射方向的两侧设有所述反光碗的定位台,所述平台与定位台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平台的下侧设有若干个平行的、鳍片状的散热片,相邻所述散热片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反光碗的光线出射的前方设有挡光板以及与所述挡光板联接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上侧设有弧形折角板”。但该专利所述的LED大灯的远近光切换和现有其它汽车用LED大灯的远近光切换一样都是通过所设置的电磁阀来回切换挡光板来实现的,无法保证总是切换到位。而挡光板位置偏移会导致出现色散,从而直接导致实际的近光光形的明暗截止线会出现发蓝的现象。目前已有的解决方案,例如选用低色散的玻璃材质去制作透镜;再如选用多块普通材质的玻璃材质去制作透镜,其中一个方法就是通过在透镜的后面增加一块和前面一块凹向相反的透镜。但这些方法分别存在以下的问题:
1.低色散的玻璃材料,生产工艺难度较大,技术并不是特别成熟,导致价格上一直居高不下,造价昂贵;
2.对于多个透镜的方案,每增加了一个透镜,相应的价格都会小幅增加,同时,增加的透镜,安装难度也大,因为整个灯具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律法规要求,装配带来的公差,就很有可能导致不满足这些设计要求,并且,还会增加整灯的重量,不利于轻量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且不会出现色散的远近光透镜组装置。
本发明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色散的远近光透镜组装置,包括灯体反光碗、发光光源、挡光片装置、电磁阀机构、透镜、透镜盖。电磁阀机构上的电磁阀固定在电磁阀安装板上,电磁阀安装板上设有通孔。透镜的内面通过附着有截止滤光膜。
这里,发光光源通过卡子卡固在灯体反光碗上,挡光片装置上设有远/近挡光片,远/近挡光片和电磁阀机构相连,远/近挡光片和电磁阀机构相连后,整个电磁阀机构和灯体反光碗固连在一起,截止滤光膜系通过电镀的工艺附着在透镜上, 最终镀完截止滤光膜的透镜固定在透镜盖上,然后透镜盖再和灯体反光碗固连在一起,整个前灯透镜组装置组装完。本发明,利用附着在透镜的内面的截止滤光膜,可以有效地防止色散的出现,结构简单、紧凑,且加工制造成本低。
作为优选,透镜盖设有若干连接脚。灯体反光碗和电磁阀安装板之间及灯体反光碗和连接脚之间均用螺栓相连在一起。进一步地优选,所述连接脚呈Z形。
作为优选,透镜盖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透镜的折脚,透镜利用折脚卡固在透镜盖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防止色散的出现,且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制造成本低,是非常优秀的一种防色散的远近光透镜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2: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56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