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香型沉香颗粒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6159.7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7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赖兆祥;孙世利;操君喜;孙伶俐;黎秋华;赖幸菲;张文姬;向丽敏;李治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段啸冉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香 颗粒茶 花香 茶叶加工技术 装箱 口感品质 复火 拣剔 晾青 杀青 晒青 鲜叶 摇青 做青 做形 制备 加工 采摘 | ||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香型沉香颗粒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采摘鲜叶;(2)晒青;(3)晾青;(4)做青/摇青;(5)杀青;(6)做形;(7)干燥;(8)拣剔;(9)复火、装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所获得的沉香型颗粒茶,其具有浓郁的兰花香、滋味甜醇,口感品质俱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香型沉香颗粒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沉香茶叶主要是分为两种,一种是沉香碎块放到水中煮成茶,直接冲泡来饮用;另外一种是取沉香的树叶按照茶叶加工的方法制成茶叶,然后再喝。沉香叶茶具有很好的保健身体的作用,其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有一定的调养和保健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具有通便排毒、助睡眠、清人神、益气益精的作用。
关于沉香茶的制备方法,以下文献作过披露:
CN101095438A沉香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技术步骤:
(1)成熟沉香老叶的制作:采摘绿色的1~2年生的沉香成熟老叶,用干净的清水洗去叶表面的灰尘,将洗干净的成熟鲜沉香叶摊平晾干、晾青,由于沉香叶是鲜叶刚洗过水分较多、青臭味较重,摊平的厚度大约8~15厘米,摊凉时间1~3天;即可挥发部分水分及鲜叶的青臭味,使沉香叶变柔软;再把成熟的沉香老叶放到杀青机里用150℃的温度,进行在15分钟的杀青;杀青后的成熟沉香叶还有很多水分与青臭味,把沉香叶放在有防尘设备的晒场里进行晒青,时间根据天气而定,一般为4~8天,待沉香叶含水分在8%左右即可。把晒青后的成熟沉香老叶放到切片机器里切成长宽为6*3mm的片状。
(2)嫩沉香叶的制作:采摘嫩绿色的5~10天生的嫩沉香叶;由于嫩沉香叶的水分与青臭叶重,摊平晾青,摊平的厚度大约为8~18厘米,摊凉时间15~24小时,即可挥发部分水分与青臭味,再把晾青后的沉香叶放进温度为150℃的杀青机里进行杀青处理,杀青的投料速度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掌握,杀青时间要根据沉香嫩叶的具体情况面定,若是嫩叶的水分及青臭味较重,可适当的增加杀青时间,大概为7~10分钟左右,一般至杀青叶有刺手感、柔软、有粘性即可;杀青后的嫩叶还有部份水分与青臭味,把嫩沉香叶放在有防范设备的晒场里摊平晒青,摊平厚度为10~20厘米,时间一般为3~5天,每天翻动4~6次。晒到嫩沉香叶的含水分量在8%为佳。把晒青后的成熟沉香叶放到切片机器里切成长宽为6×3mm的片状。
当把成熟叶与嫩叶切片后,分别以成熟叶80%;嫩叶20%的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后放到高温的锅里翻炒,其目的是增加沉香茶的香味及杀死沉香叶外表面可能带有的细菌。锅的温度为180℃,翻炒时间为12分钟。加香后就可放到袋泡茶包装机里进行包装。
以上文献的方法均未能解决沉香叶制成的产品味道极苦的问题,而且未能做出沉香叶发酵所能产生的浓郁花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浓郁的兰花香、滋味甜醇,口感品质俱佳的花香型沉香颗粒茶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沉香茶产品普遍存在色泽不绿、香气不明显或没香气、滋味苦且不甜等特点,进而在沉香茶的加工技术上创新。运用此技术能保持沉香叶原有的色泽(翠绿),产生浓郁的兰花香,滋味甜醇(不苦),大幅改善口感,提高品质。
本发明最大的改进之一在于,做青时采用五次做青法,并且根据每次做青时茶的特点,创造性的发明了做青的工艺,最终除去沉香原叶中的青草味,进而发酵产生浓郁花香。
本发明最大的改进之二在于,做形的过程中,采用了多次(三十三次)做形,其目的在于制作出颗粒紧结、圆润的外形;
如此改进之后的沉香茶具有颗粒外形紧结、圆润,香气花香浓郁,滋味醇和带甜,且不苦等特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现有方法制备沉香茶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6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