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剂及其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6499.X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5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高昱;刘逸;梁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23/12;C08K13/02;C08K3/22;C08K5/526;C08K5/17;C08K5/053;B27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张焱 |
地址: | 33006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古建筑木构件 修复 修复剂 重量份数 环氧树脂 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 色差 纳米二氧化钛 有机硅消泡剂 聚丙烯纤维 组分混合 木构件 耐候性 亚磷酸 乙二醇 苯酯 壬基 颜料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剂及其修复方法,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40‑60份、颜料1‑3份、聚丙烯纤维1‑5份、纳米二氧化钛1‑5份、亚磷酸三壬基苯酯10‑15份、乙二醇2‑6份;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30‑40份、有机硅消泡剂0.3‑0.8份,使用时,将A组分与B组分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制得的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剂,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剂,采用本发明的古建筑木构件修复方法对木构件进行修复,修复速度快,修复后色差小,强度高,修复部位耐候性强,修复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复剂及修复方法,具体是一种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剂及其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木结构是单纯由木材或主要由木材承受荷载的结构,通过各种金属连接件或榫卯手段进行连接和固定。这种结构因为是由天然材料所组成,受着材料本身条件的限制。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是城市历史文明的见证,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然而古建筑的木构件在历经岁月洗礼后,极易出现裂纹,大大影响了古建筑的美观性,同时大大影响木构件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剂及其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40-60份、颜料1-3份、聚丙烯纤维1-5份、纳米二氧化钛1-5份、亚磷酸三壬基苯酯10-15份、乙二醇2-6份;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30-40份、有机硅消泡剂0.3-0.8份,使用时,将A组分与B组分混合均匀即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45-55份、颜料1.5-2.5份、聚丙烯纤维2-4份、纳米二氧化钛2-4份、亚磷酸三壬基苯酯11-14份、乙二醇3-5份;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32-38份、有机硅消泡剂0.4-0.6份,使用时,将A组分与B组分混合均匀即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50份、颜料2份、聚丙烯纤维3份、纳米二氧化钛3份、亚磷酸三壬基苯酯12份、乙二醇4份;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35份、有机硅消泡剂0.5份,使用时,将A组分与B组分混合均匀即可。
一种古建筑木构件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除去木构件表面及裂纹中的灰尘及杂质;(2)判别木构件表面颜色,选择合适的颜料,将A组分与B组分均匀混合,得到修复剂;(3)将修复剂吸入注射器内,利用注射器将修复剂注入木构件的裂纹内,并用刮刀刮平;(4)用保鲜膜包裹木构件,防止修复剂从裂纹中流出;(5)等待5-8h,待修复剂凝固后,撕去保鲜膜,用打磨机打磨凝固后的多余修复剂;(6)修饰裂纹处,翻新木构件,即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将A组分与B组分投入搅拌机中,搅拌1-2min。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5)中,修复剂凝固时间为6h。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6)中,修饰裂纹时采用油漆笔修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得的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剂,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剂,采用本发明的古建筑木构件修复方法对木构件进行修复,修复速度快,修复后色差小,强度高,修复部位耐候性强,修复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64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