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灭火胶囊制备方法及灭火贴、灭火涂料、智能灭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6877.4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2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邓超;张旭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预认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D1/06 | 分类号: | A62D1/06;C09D5/18;C09D183/04;C09J183/04;C09J11/04;C09J11/06;A62C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 智能灭火装置 气体灭火剂 灭火涂料 研磨 阻燃剂 催化剂 微胶囊结构 二氧化硅 粉末材料 胶囊材料 胶囊制备 纳米研磨 纯硅 制备 不干胶 纳米胶囊 研磨混合 硅树脂 混合物 灭火器 色素 静止 配方 | ||
1.一种纳米灭火胶囊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灭火胶囊材料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
硅树脂 10%;
阻燃剂 5-10%;
气凝胶 2%;
催化剂 1-2%;
气体灭火剂 10%;
色素气味混合物 0-2%;
纯硅或二氧化硅补齐至 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灭火胶囊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灭火剂是二氟二溴甲烷、二氟一氯一溴甲烷、三氟一溴甲烷、四氟二溴乙烷、三氟丙烷、六氟丙烷、七氟丙烷、IG541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灭火胶囊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是无卤阻燃添加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灭火胶囊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色素气味混合物包括色素和芳香剂;所述色素和所述芳香剂的比例为1:1。
5.一种纳米灭火胶囊材料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灭火胶囊材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制备配方组分:硅树脂10%;阻燃剂5-10%;气凝胶2%;催化剂1-2%;气体灭火剂10%;色素气味混合物0-2%;纯硅或二氧化硅补齐至100%。
S102、所述阻燃剂、所述催化剂和所述气体灭火剂混合后,利用精度为0.5-5nm的高精度纳米研磨设备在20℃以下充分研磨所述阻燃剂、所述催化剂和所述气体灭火剂;
S103、利用精度为0.5-5nm的高精度纳米研磨设备在20℃以下充分研磨所述纯硅或二氧化硅;
S104、将充分研磨后的所述阻燃剂、所述催化剂、所述气体灭火剂、所述纯硅或二氧化硅和所述硅树脂在20℃以下研磨混合形成20-50nm微胶囊结构粉末材料;
S105、将色素气味混合物与所述20-50nm微胶囊结构粉末材料搅拌混合,静止得到所述纳米灭火胶囊材料。
6.一种灭火不干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权利要求5的所述纳米灭火胶囊材料添加到占重量比为25-35%的硅树脂中,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均匀,使得所述纳米灭火胶囊材料的粉末充分扩散到所述硅树脂内形成胶状体。
7.一种灭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权利要求5的所述纳米灭火胶囊材料添加到占重量比为70-85%的硅树脂中,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均匀,使得所述纳米灭火胶囊材料的粉末充分扩散到所述硅树脂内形成所述灭火涂料。
8.一种智能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灭火胶囊材料制备包括灭火不干胶、灭火涂料的多形态纳米胶囊灭火器,在所述纳米胶囊灭火器内封装一RFID无源射频标签,对应的危险源设置所述纳米胶囊灭火器,当发生火情时,利用RFID信号基站向所述RFID无源射频标签发射远距离RFID信号,获取所述RFID无源射频标签上的危险源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智能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灭火装置还包括一智能管理服务器,所述智能管理服务器通过所述RFID信号基站获取所述危险源信息,并将所述危险源信息推送到移动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预认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预认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68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系灭火剂
- 下一篇:稳定化固化药剂及使用其处理砷碱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