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麦蛾诱捕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96908.6 申请日: 2018-11-01
公开(公告)号: CN109329235A 公开(公告)日: 2019-02-15
发明(设计)人: 王争艳;鲁玉杰;李霁瀛;涂刚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M1/02 分类号: A01M1/02;A01M1/08;A01M1/10
代理公司: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代理人: 杨金贤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封底 下圆筒体 诱捕器 隔网 上圆筒体 小头端 圆筒体 灯珠 上腔 锥面 垂直距离 绿光光源 筒体内腔 吸风风扇 反光层 夹角为 进虫口 内筒壁 上边沿 上圆筒 上锥面 下锥面 相接处 诱虫剂 波长 分隔 筒壁 网孔 吸虫 下腔 体内 防治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麦蛾诱捕器,该麦蛾诱捕器包括上圆筒体和下圆筒体,其内径均为100mm;在上圆筒体内设置有隔网,隔网将上圆筒体和下圆筒体形成的筒体内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隔网的网孔直径为1mm;上腔内设置有吸风风扇,在下圆筒体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封底,锥形封底的锥面与下圆筒体筒壁的夹角为60°,锥形封底的小头端朝向隔网,锥形封底的小头端设置有进虫口,直径为10mm,锥形封底的上锥面与下圆筒体的内筒壁相接处距离上圆筒体的上边沿的垂直距离为135mm,锥形封底的下锥面有反光层;下圆筒体的下部设有吸虫灯珠,灯珠采用波长为530‑575nm的绿光光源,在下圆筒体的下部还有诱虫剂。本发明提供的麦蛾诱捕器对麦蛾具有高效的防治作用,且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粮食安全储存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储粮害虫的防治,特别是涉及一种麦蛾诱捕器。

背景技术

麦蛾是世界范围的储藏物害虫,它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它的踪迹。麦蛾可以危害各种各样的粮食作物,包括稻类、麦类、玉米以及高粱等等,可达19种。麦蛾的幼虫会在播种时随着作物种子一起种在田中,等到夏天温度升高时再破土而飞。通过研究发现,麦蛾的成虫还可以飞到田中的农作物上产卵,然后麦蛾的幼虫会随着粮食的收获一起进入粮仓,在粮仓中又会继续危害粮食作物。麦蛾主要通过侵蚀粮食的胚部来影响粮食作物的发芽率,其中被麦蛾危害的玉米粒都会被驻成几乎空壳,其平均损失为13.1%-24%左右,而且还可能会造成后期性害虫如锯谷盗、赤拟谷盗等的继续危害。

麦蛾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储粮害虫,麦蛾的发生十分严重。目前,我国对于麦蛾的防治手段有生物方法、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三种。麦蛾的生物防治方法在早期时是采用麦蛾的天敌昆虫来进行防治的。但是当前有关麦蛾的天敌昆虫的报道研究还不多。化学方法防治方面,主要是使用熏蒸剂,熏蒸剂主要有敌敌畏、溴甲烷等,但是由于其残留量高,而且对人畜的危害较强,所以已经被禁用。此后,磷化氢变成使用数量最多的熏蒸剂,其次是甲酸乙酯。磷化氢是一种杀虫普广、药效很强的熏蒸剂,但是由于长期不合理的滥用,导致了害虫抗性的产生。已有各种报道显示谷蠹、米象、赤拟谷盗的对磷化氢的抗药性已显著增强。但是目前却仍未找到可以更好替代磷化氢的化学熏蒸剂。物理方法防治比较方便简洁,比如清洁仓库、翻晒和科学堆放粮食、辐照、低温储粮、气调储粮。以上所说的生物方法、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结合使用,才能做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麦蛾是重要的世界性储粮害虫,由于我国储粮设备结构分布不平衡,尤其是农户的储粮设备落后,麦蛾的发生十分严重。目前储粮害虫麦蛾的防治过分依赖化学药剂的问题仍然很严重,无公害的防治方法由于成本高、执行困难等问题,并未能广泛应用。随着仓储害虫防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传统防治手段的弊端逐渐显露,比如长期的使用磷化氢会产生种种问题包括昆虫的抗药性增强、次等的害虫更加猖獗以及产生农药的残留,并逐渐威胁到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领域。所以现在开发新的防治手段成为储粮害虫防治研究的重点。

害虫趋光性的应用研究已有了较长时间的发展,近几年出现的害虫灯光诱捕法,由于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符合人们的需要,所以亟需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麦蛾诱捕器,基于麦蛾的趋光性进行合理设计,诱捕率高,对储粮麦蛾具有高效的防治作用,并且无污染、可持续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麦蛾诱捕器,包括上圆筒体和连接在所述上圆筒体下部的下圆筒体,所述上圆筒体的上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安装有挂钩,所述上圆筒体和所述下圆筒体的内径均为100mm;

在所述上圆筒体内靠近所述上圆筒体下边缘设置有隔网,所述隔网将上圆筒体和下圆筒体形成的筒体内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隔网的网孔直径为1mm;

所述上腔内设置有吸风风扇,在所述顶盖上与所述吸风风扇对应区域开设有出风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6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