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中高碳CrMo系列合金结构钢剪切端面裂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7787.7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1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易敏;邓素怀;陈涛;孙齐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15 | 分类号: | B22D11/115;B22D11/20;B22D11/22;B21B1/46;B21B37/00;B21B37/74;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王普玉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高碳 合金结构钢 剪切端面 铸坯 加热炉 缓冷 终轧 电磁搅拌电流 经济损失 生产技术 剪切 均热段 连铸坯 棒材 出炉 冷床 浇铸 | ||
1.一种改善中高碳CrMo系列合金结构钢剪切端面裂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及参数如下:
1)连铸工艺:对于160mm×160mm和180mm×180mm的中高碳CrMo连铸坯,铸坯浇铸时,结晶器电磁搅拌频率分别为5Hz和3Hz,电磁搅拌电流均为350A;中间包保持700mm~900mm的高液位浇注;钢水过热度控制15~30℃,铸坯工作拉速依据钢水温度在1.3~1.6m/min范围内调整,钢水温度固定时拉速保持稳定,控制±0.1m/min范围内波动;铸坯二冷比水量视设备条件设定,控制铸坯冷却速度为0.5-2.0℃/s;铸坯下线后立即入坑缓冷,时间≥16小时;
2)轧制工艺:缓冷后的铸坯进入加热炉,控制加热炉内均热段温度为1180~1250℃,加热时间≥150min,出炉温度为1150~1220℃;出炉后进行控制轧制,轧制规格φ35mm~φ80mm,终轧温度850~900℃;
3)剪切工艺:终轧后上冷床,剪切温度:φ35~φ60mm为≥300℃;φ60mm~φ80mm为≥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77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