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车轮轮辐结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8065.3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8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袁飞;华迎春;王贤付;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车轮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似模型 元模型 轮辐 高强度车轮 轮辐结构 参数化模型 产品设计 关键参数 实验设计 最优结果 构建 建模 优化 全局 开发 | ||
1.一种高强度车轮轮辐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轮辐参数化模型:依据开发技术要求及制动钳轮廓确定轮辐初始形状,利用CAD软件对车轮轮辐进行参数化建模,对轮辐9个关键尺寸R1、R2、R3、R4、R5、R6、D、H、A 进行参数化,导出关键参数表文件.txt;进行宏程序的录制以及脚本运行程序的编写,能通过脚本运行宏程序自动实现轮辐模型的更新;
2)建立轮辐有限元模型:将步骤1)得到的参数化模型导入CAE软件中,进行车轮弯曲加载有限元模型的搭建,具体操作如下:
①将轮辐3D参数化模型和制动钳3D模型导入CAE软件中进行接触应力分析;
②将轮辐3D参数化模型导入CAE软件中进行弯曲加载最大应力分析;
3)对步骤2)得到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实验设计,具体操作如下:
①对步骤2)中的分析操作指令进行批处理操作,使得CAE建模与分析能够自动运行;
②在优化软件中对轮辐9个关键参数进行实验设计与计算,采用优化拉丁方对输入采样点的空间分布进行优化,保证设计点在空间尽可能的均匀分布,采样数目≥55个,提交计算得到实验设计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导出结果文件;
4)建立轮辐近似模型:在优化软件中,将步骤3)生成的结果文件导入,采用创建响应面模型方法进行近似模型的建立,定义R1、R2、R3、R4、R5、R6、D、H、A 共9个参数为输入因子,接触应力和最大应力为响应因子,拟合成近似模型,对近似模型进行误差分析,控制误差<5%;
5)对步骤4)得到的近似模型进行优化,选取轮辐9个关键参数R1、R2、R3、R4、R5、R6、D、H、A 为设计变量,以轮辐最大接触应力为0为约束条件,轮辐最大应力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直到得到最优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车轮轮辐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①的具体操作如下:赋予材料属性,装配、创建分析步、提取轮辐内表面与卡钳外表面,创建接触关系、网格划分、提交计算,得到最大接触应力;输出轮辐最大接触应力到touch_stress.rpt文件,并将本次操作的指令记录导入到touch.py文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车轮轮辐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②的具体操作如下:创建加载参考点、赋予材料属性,装配、创建分析步、参考点与安装面耦合约束、载荷加载和边界约束、网格划分、提交计算,得到最大弯曲应力;输出轮辐最大接触应力到load_stress.rpt文件,并将本次操作的指令记录导入到load.py文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车轮轮辐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①的具体操作包括:编写运行touch.py的批处理运行程序run_touch.bat、 编写运行load.py的批处理运行程序run_load.ba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车轮轮辐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4)、5)中的优化软件为集成了CATIA和ABAQUS软件的Isight平台,所述步骤5)中的优化算法为多岛遗传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车轮随州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车轮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80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