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8445.7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3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沈共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共芳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座 光纤连接器 端子结构 盖板 压紧 繁琐工序 高温电弧 光纤端面 光学性能 激光切割 夹持固定 节能环保 设备投入 锁紧套管 陶瓷插芯 研磨处理 装置结构 研磨 光纤法 插接 产能 定型 皮缆 去胶 套接 注胶 左端 固化 光纤 | ||
1.一种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V槽固定座(1),所述V槽固定座(1)的右端插接有陶瓷插芯(2),所述V槽固定座(1)的左端扣合有V槽压紧盖板(3),所述V槽固定座(1)和V槽压紧盖板(3)的外侧套接有锁紧套管(4);
所述V槽固定座(1)包括圆柱体(11),所述圆柱体(11)的左端固定装配有第一半圆柱体(13),所述第一半圆柱体(13)的上表面横向开设有矩形凹槽(14),所述矩形凹槽(14)的左端延伸出第一半圆柱体(13),且矩形凹槽(14)的右端延伸至圆柱体(11)的左侧壁;
所述V槽压紧盖板(3)包括第二半圆柱体(31),且第二半圆柱体(31)与第一半圆柱体(13)相匹配,所述第二半圆柱体(31)的下表面中部横向固定装配有矩形插块(32),所述矩形插块(32)插接于矩形凹槽(1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11)的右侧面中部开设有插芯固定孔(12),所述插芯固定孔(12)的内部插接有陶瓷插芯(2),所述陶瓷插芯(2)的左侧面中部开设有穿纤孔(21),且穿纤孔(21)的右端贯穿陶瓷插芯(2)的右侧面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凹槽(14)的内壁底端左侧横向开设有第一皮缆固定槽(15),所述第一皮缆固定槽(15)的左端延伸出第一半圆柱体(13),且第一皮缆固定槽(15)的右端延伸至第一半圆柱体(13)的中部,所述矩形凹槽(14)的内壁底端右侧横向开设有第一光纤固定V槽(16),所述第一光纤固定V槽(16)的左端与第一皮缆固定槽(15)相连通,且第一光纤固定V槽(16)的右端贯穿圆柱体(11)与穿纤孔(2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缆固定槽(15)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插块(32)的下表面左侧横向开设有与第一皮缆固定槽(15)相匹配的第二皮缆固定槽(34),所述第二皮缆固定槽(34)的左端延伸出矩形插块(32),且第二皮缆固定槽(34)的右端延伸至矩形插块(32)的中部,所述矩形插块(32)的下表面右侧横向开设有与第一光纤固定V槽(16)相匹配的第二光纤固定V槽(33),所述第二光纤固定V槽(33)的左端与第二皮缆固定槽(34)相连通,所述第二光纤固定V槽(33)的右端贯穿圆柱体(11)与穿纤孔(2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缆固定槽(34)的横截面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的操作方法包括:
S1:光纤的预处理,利用剥线钳去除光纤的涂覆层;
S2:光纤端面处理,利用高温电弧熔端法或激光切割光纤法处理光纤端面;
S3:插芯组装,将陶瓷插芯(2)压入V槽固定座1的插芯固定孔(12)内;
S4:穿纤固定,将已处理端面的光纤穿过陶瓷插芯(2)的穿纤孔(21),用限位T帽定位光纤露头,盖上V槽压紧盖板(3),上推锁紧套管(4),锁紧光纤和皮缆,完成光纤和陶瓷插芯(2)的组装;
S5:组装连接头,在组装好的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的基础上,依次将金属结构件、弹簧、塑料结构件等散件组装完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共芳,未经沈共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84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