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防治泥鳅水霉病的饲料及饲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8551.5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8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曲元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01K61/80;A23K1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亚娟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饲料 水霉病 泥鳅 饲喂装置 防治 湛江叉鞭金藻 三角褐指藻 饲料成本 投喂装置 微拟球藻 制作工艺 复合物 黄粉虫 适口性 中草药 混和 投喂 羊血 诱食 猪肝 消化 生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防治泥鳅水霉病的饲料及其饲喂装置,属饲料生产领域。本发明饲料由羊血,黄粉虫,骨肉粉,猪肝,三角褐指藻粉,湛江叉鞭金藻粉,微拟球藻粉,中草药复合物等混和而成,香味浓烈,诱食效果好,易消化,适口性好,制作工艺设备简单、方便,饲料散失少,对水体污染小,泥鳅生长快,投喂方便,原料易得,饲料成本低,投喂装置简单实用,对水霉病有较好防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防治泥鳅水霉病的饲料及饲喂装置。
背景技术
泥鳅在分类上属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是一种小型淡水底层经济鱼类。形体小,细长,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粘液,滑腻无法握住,生活在淤泥底静止或缓流水体内,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环境内生活。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常出没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25-27℃,属温水鱼类。水温升高至30℃即潜入泥中度夏;水温降到5℃以下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广布于亚洲沿岸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中国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鲜用或烘干,食用、入药。泥鳅被称为“水中人参”,营养价值高,随着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以前,陈义华发明了一种泥鳅饲料(申请号CN201610753234.2),由以下重量份组成:鱼粉18-22份,豆粕15-18份,菜籽粕17-20份等。该发明营养全面、配方结构合理,能解决泥鳅因饲料消化率低、消化道鼓胀所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但制作工艺较复杂、麻烦,易污染水体。另外,郭利敏、吴延海公开了一种营养均衡泥鳅饲料(申请号CN201510050918.1),按重量份包括:膨化玉米50-60份,发酵豆粕45-55份等,还公开了上述营养均衡泥鳅饲料的制备方法。该发明营养全面、均衡,能促进泥鳅生长,提高泥鳅产量和免疫力,但该饲料香味不浓,诱食性差,适口性不好,在水体中散失比例大。
由于水温较低或冬季鳅体受伤,开春后泥鳅易感染水霉病。病鳅身上长满白色棉絮状的水霉,随时间延长,病灶逐渐扩展,最后全身溃疡死亡。此病传统防治方法是用2%~5%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10分钟,也可用浓度为1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15~30分钟,效果较好,但操作麻烦,劳动量大,易对水体造成污染。我们在长期的探索研究中,发现一种名叫蛇莓的中草药辅以大蒜、铁皮石斛、磺胺胍对防治泥鳅水霉病有较好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防治泥鳅水霉病的饲料,本发明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防治泥鳅水霉病的饲喂装置。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防治泥鳅水霉病的饲料,由以下重量组份组成:1-4份羊血、5-7份黄粉虫、3-6份骨肉粉、4-7份猪肝、1-3份鸡肠、5-8份牛粪、3-5份玉米面、3.5-6.5份鸡粪、1.5-3.2份沙蚕、1.4-2.5份酱油糟、2-4份地瓜粉、1.8-4.2份毛蚶肉、3.5-6.5份豆腐渣、8-24份三角褐指藻粉、12-24份湛江叉鞭金藻粉、9-25份微拟球藻粉、0.8-1.4份杀菌中草药复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上述组分中还包括0.3-0.6份饲料脱霉剂,所述饲料脱霉剂由如下原料组成:51.61%-65.2%蒙脱石、11.1%-14.77%凹凸棒石、5.56%-7.68%草酸、11.1%-12.35%电气石;饲料脱霉剂为绿色无污染,对各种常见的霉菌毒素均有极强的吸附力,能够有效防止饲料霉变,延长饲料贮存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大学,未经临沂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85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