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然光的信息传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8641.4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6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泰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泰康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B10/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指令 信息发送终端 信息接收终端 自然光信息 应答模块 发射装置 控制指令接收 信息传输系统 传输通道 自然光 传输控制指令 电子信息安全 控制信息传输 无线通信方式 物理隔离技术 光辐射 传输技术 传输模块 传输系统 隔离传输 工作实现 光纤传输 设置信息 物理隔离 线缆连接 应答信息 非接触 应答 | ||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安全传输技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然光的信息传输系统,解决了现有物理隔离技术中不能实现真正非接触、非线缆连接、非光纤传输、非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隔离以及现有自然光信息传输系统无传输控制指令应答信息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自然光信息传输通道以及位于自然光信息传输通道两端的信息发送终端和信息接收终端,信息发送终端和信息接收终端内设置信息传输模块和控制指令应答模块;控制指令应答模块包括位于信息发送终端的控制指令接收装置和位于信息接收终端的控制指令发射装置,控制指令发射装置与控制指令接收装置同样采用光辐射实现控制指令应答,控制指令应答模块控制信息传输模块工作实现信息的隔离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安全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然光的信息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Internet的方便快捷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正受到日益严重的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诸如数据窃取、黑客侵袭、病毒骚扰,甚至系统内部的泄密者。
互联网的安全性能对我们在进行网络互联时如何确保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提出了挑战。尽管我们正在广泛的使用各种复杂的软件技术,如防火墙、代理服务器、侵袭探测器、通道控制机制等等,但是这些技术均是基于软件的保护,是一种逻辑机制,这对于黑客或内部用户而言是可能被操纵的。这些分析技术无法满足某些组织(如军队、军工、政府、金融、研究院、电信以及企业)的高度数据安全要求,因此产生了物理隔离技术。
目前常用的物理隔离技术有双机双网、双硬盘隔离以及等方式。但是这些方式在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非接触、非线缆连接、非光纤传输、非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隔离。因此在使用上还是存在泄密的风险。
为了更好实现信息传输的物理隔离,也有提出了一些基于自然光传输系统的设计,但是这些设计的信息传输无传输控制指令应答信息,存在正确率较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解决了现有物理隔离技术中不能实现真正非接触、非线缆连接、非光纤传输、非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隔离以及现有自然光信息传输无传输控制指令应答信息产生的正确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自然光的信息传输系统。本发明通过自然光进行信息的传输,用以解决不同网络、不同计算机终端之间的信息隔离与单向信息传输问题。通过自然光传输结合点对点光应答技术传输控制指令信息,解决网络终端之间信息传输过程中,因“木马病毒”造成的逆向携带信息泄漏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保护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自然光的信息传输系统,包括自然光信息传输通道以及位于自然光信息传输通道两端的信息发送终端和信息接收终端,信息发送终端和信息接收终端内设置信息传输模块和控制指令应答模块;
信息传输模块包括位于信息发送终端的信息发送装置以及位于信息接收终端的信息接收装置,信息发送装置和信息接收装置之间通过自然光辐射来实现信息传输;
控制指令应答模块包括位于信息发送终端的控制指令接收装置和位于信息接收终端的控制指令发射装置,控制指令发射装置与控制指令接收装置同样采用光辐射实现控制指令应答;
控制指令发射装置与信息接收装置电连接,控制指令接收装置与信息发送装置电连接,控制指令发射装置根据信息接收装置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发出相应控制指令,控制指令接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控制信息发送装置是否工作。
所述信息发送装置包括信息处理模块和信息显示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将电子文档自动打开,并将不同的信息传输到信息显示模块内,信息显示模块用以显示接收到的灰度等级、亮暗程度等级不同的文字、图像信息。
所述信息接收装置包括光耦合模块、光耦合信息接收软件模块以及文件复原模块,信息接收终端通过光耦合信息接收软件模块控制光耦合模块接收信息,再利用文件复原模块将光耦合接收到的信息转换复原成电子文档或文字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泰康,未经刘泰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86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