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9219.0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4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曹达华;黄宇华;陈炜杰;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27/08;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烹饪 器具 | ||
本发明公开了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该锅具包括:本体和形成在所述本体上的准晶层,所述本体包括口部、上侧部、下侧部和底部;位于所述底部和所述下侧部的准晶层厚度大于位于所述上侧部和所述口部的准晶层厚度。该锅具的本体上形成有厚度不同的准晶层,不仅具有优异且持久的不粘性能,而且在烹饪食物时还有利于食物的受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常见的不粘涂层包括聚PTFE涂层、PFA涂层、PEEK涂层、陶瓷涂层等,PEEK、PTFE和PFA涂层等有机涂层因具有优异的化学热稳定性、自润滑(不粘)性能,而在炊具、饭煲内胆表面以及各种易清洁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现有的锅具及制备锅具的手段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而提出的:
发明人在对烹饪器具锅具内涂层的研究中发现,现有的PTFE、PFA等有机涂层存在硬度不高、附着力低等缺陷,非常容易被硬物刮擦而导致涂层划伤,从而裸露出涂层原本覆盖的基材,在使用中易导致基材中的有害金属(例如铝等)逸出,妨害用户的身体健康。而陶瓷涂层容易水解,涂层不粘性能往往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而降低。
准晶材料是一种具有低表面能特性的材料,同时还具有硬度大、摩擦系数低、耐磨损和耐腐蚀等特性,这使得准晶材料具有替代现有不粘涂层的潜力。尤其是Al-Cu-Fe系准晶合金,其表面能介于不锈钢和聚四氟乙烯之间,比聚四氟乙烯略大25%左右,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该锅具的本体上形成有厚度不同的准晶层,不仅具有优异且持久的不粘性能,而且在烹饪食物时还有利于食物的受热。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锅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锅具包括本体和形成在所述本体上的准晶层,所述本体包括口部、上侧部、下侧部和底部;位于所述底部和所述下侧部的准晶层厚度大于位于所述上侧部和所述口部的准晶层厚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锅具,通过在其本体上形成准晶层,可显著提高其硬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不粘性能等表面性能,并且准晶层与锅具本体基材的结合力较强且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被划伤或水解,能够有效避免锅具本体基材裸露而导致的食物粘锅、锅具本体基材腐蚀以及损害用户身体健康等的一系列问题。此外,通过使锅具直接受热部分(下侧部和底部)的准晶层厚度大于其他部位(上侧部和口部),从而使锅具上下温差减少,提高了锅具传热的均匀性,提高了沸腾效果,从而提高食物的烹饪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锅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具为含有铝、钛、不锈钢、碳钢和铁中至少一种材料的单层或多层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准晶层包括铝、铜和铁,也可以进一步包括钛和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准晶层中铝、铜和铁的原子百分比为50~70%的铝,15~25%的铜和5~15%的铁。由此,可以形成准晶含量较多的准晶层,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准晶层的硬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不粘性能等表面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准晶层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孔隙率大于等于0.1%且小于等于20%;准晶层厚度为10~500微米;热导率为0.1~3W/mK。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准晶层的硬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不粘性能等表面性能。孔隙率过高则容易造成局部过热,使传热不均匀;若孔隙率过低,则使传热性能降低,从而使沸腾效果不佳。准晶层厚度过小,则降低了导热性能,使导热均匀性变差;厚度过大,同样降低导热性能,且进一步使准晶层表面粗糙度增加,涂层硬度、耐磨性和不粘性相对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92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