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槿皮乙酸光亲和探针双吖丙啶基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9237.9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3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倪润炎;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光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29/02 | 分类号: | C07D229/02;C07D405/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仇波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槿皮乙酸 亲和探针 制备 吖丙啶基 化学结构通式 合成路线 获得高产 高纯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槿皮乙酸光亲和探针双吖丙啶基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它的化学结构通式为:通过设计新的合成路线,能够获得高产率、高纯度的化合物5,并可以用于继续与其它原料进行反应以用于制备土槿皮乙酸光亲和探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领域,涉及一种合成光亲和探针的中间体,具体涉及一种土槿皮乙酸光亲和探针双吖丙啶基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槿皮乙酸为松科植物金钱松的树皮中的一种二萜酸成分,它在医药上应用于抗真菌、止血和神经性皮炎等方面。近期有研究表明,土槿皮乙酸可以抑制血管再生,可用于预防或者治疗癌症、糖尿病、银屑病、血管瘤等。
荧光探针是指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区有特征荧光,并且其荧光性质(激发和发射波长、强度、寿命、偏振等)可随所处环境的性质,如极性、折射率、粘度等改变而灵敏地改变的一类荧光性分子。目前常用的荧光探针有荧光素类探针、无机离子荧光探针、荧光量子点、分子信标等;它除应用于核酸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外,在核酸染色、DNA电泳、核酸分子杂交、定量PCR技术以及DNA测序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荧光探针最常用于荧光免疫法中标记抗原或抗体,亦可用于微环境,如表面活性剂胶束、双分子膜、蛋白质活性位点等处微观特性的探测;通常要求探针的摩尔吸光系数大,荧光量子产率高;荧光发射波长处于长波且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用于免疫分析时,与抗原或抗体的结合不应影响它们的活性;显然需要荧光探针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这就需要涉及合成路线并合成设计的中间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土槿皮乙酸光亲和探针双吖丙啶基中间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槿皮乙酸光亲和探针双吖丙啶基中间体,它的化学结构通式为: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土槿皮乙酸光亲和探针双吖丙啶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二异丙基胺、THF,在氮气保护下降温至0℃或以下;滴加正丁基锂,搅拌后继续滴加乙酰乙酸乙酯,搅拌后再滴加烯丙基溴;滴完后升至室温进行搅拌反应;随后倒入饱和氯化铵溶液中,萃取、洗涤、浓缩过柱得化合物1;
(b)将所述化合物1、对甲苯磺酸、苯和乙二醇混合后进行回流反应;分别用饱和碳酸氢钠、饱和氯化钠洗涤,浓缩过柱得化合物2;
(c)将所述化合物2与四氢呋喃混合后降温至0℃或以下,分批加入LiAlH4,加完后升至室温进行搅拌反应;加入水淬灭,萃取、洗涤、浓缩过柱得化合物3;
(d)将所述化合物3、丙酮、水和对甲苯磺酸混合后进行搅拌反应,浓缩过柱得化合物4;
(e)在干冰浴的条件下,将所述化合物4加入液氨中进行反应;随后加入羟胺-O-磺酸的甲醇溶液,升温至室温进行搅拌反应;过滤除去不溶物,将滤液旋干后加入甲醇和三乙胺,在冰浴的条件下滴加碘的甲醇溶液,继续搅拌反应;萃取、洗涤、浓缩过柱得化合物5。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土槿皮乙酸光亲和探针双吖丙啶基中间体,通过设计新的合成路线,能够获得高产率、高纯度的化合物5,并可以用于继续与其它原料进行反应以用于制备土槿皮乙酸光亲和探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土槿皮乙酸光亲和探针双吖丙啶基中间体及土槿皮乙酸光亲和探针的合成路线图;
图2为化合物4的核磁谱图-氢谱;
图3为化合物5的核磁谱图-氢谱;
图4为化合物6的核磁谱图-氢谱;
图5为化合物8的核磁谱图-氢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光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光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9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苯并咪唑酮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