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容型软包电池加电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9336.7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8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白紫山;吴忠源;秦勇;杨丽杰;马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385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容 型软包 电池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软包电池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兼容型软包电池加电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机构、左加电机构、右加电机构、限位机构、直线导轨及直线驱动机构Ⅰ,其中底座机构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且与直线驱动机构Ⅰ连接,左加电机构、右加电机构及限位机构设置于底座机构上,左加电机构设置于右加电机构的中间,左加电机构和右加电机构同时相向运动完成对软包电池的夹持及加电测试,限位机构设置于左加电机构和右加电机构的一侧用于控制测试间距。本发明节约生产成本,在电池厂中加电测试机构的数量远远低于治具的数量,应用此结构,一种电池治具可以生产多种电池,投入成本降低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包电池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兼容型软包电池加电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领域在我国发展非常迅猛,也是未来能源利用的大趋势。软包锂电由于安全性能好、质量轻、容量大等优点,被广泛推广。软包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有化成、分容、电压测试、OCV测试等工序,此时多个电池放在治具中,由装置对电池极耳进行夹持来完成。在生产不同厚度规格的电池时,一般都是调整电池治具来适应测试设备,电池生产对产能要求非常高,这种调整对于自动化生产效率影响非常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容型软包电池加电测试装置,该装置用于软包电池的加电及测试工序,在加电和测试过程中不再更换治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兼容型软包电池加电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机构、左加电机构、右加电机构、限位机构、直线导轨及直线驱动机构Ⅰ,其中底座机构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且与直线驱动机构Ⅰ连接,左加电机构、右加电机构及限位机构设置于底座机构上,所述左加电机构设置于右加电机构的中间,所述左加电机构和右加电机构同时相向运动完成对软包电池的夹持及加电测试,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左加电机构和右加电机构的一侧用于控制测试间距。
所述底座机构包括底板、加电气缸Ⅰ和加电气缸Ⅱ,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气缸安装板Ⅰ和气缸安装板Ⅱ,所述加电气缸Ⅰ和加电气缸Ⅱ分别安装在气缸安装板Ⅰ和气缸安装板Ⅱ上,所述加电气缸Ⅰ和加电气缸Ⅱ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左加电机构和右加电机构连接。
所述气缸安装板Ⅰ和气缸安装板Ⅱ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气缸安装板Ⅰ和气缸安装板Ⅱ的内侧分别设有限位板Ⅰ和限位板Ⅱ,所述限位板Ⅰ和限位板Ⅱ上分别设有限位螺钉Ⅰ和限位螺钉Ⅱ,所述气缸安装板Ⅰ和限位板Ⅰ之间及所述气缸安装板Ⅱ和限位板Ⅱ之间均设有光轴。
所述左加电机构包括夹块、导向轴Ⅰ、固定板Ⅰ、压紧气缸Ⅰ、限位块Ⅰ及撞块Ⅰ,其中固定板Ⅰ可在所述气缸安装板Ⅰ和气缸安装板Ⅱ之间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固定板Ⅰ的一端与所述加电气缸Ⅱ连接,所述导向轴Ⅰ和压紧气缸Ⅰ均设置于固定板Ⅰ上,所述导向轴Ⅰ上套设有多个夹块,各夹块的一端均连接有限位块Ⅰ,所述压紧气缸Ⅰ的输出端与位于最外侧的限位块Ⅰ连接,所述撞块Ⅰ连接在固定板Ⅰ的端部。
所述右加电机构包括导向轴Ⅱ、压紧气缸Ⅱ、固定板Ⅱ、限位块Ⅱ、撞块Ⅱ、上探针组件和下探针组件,其中固定板Ⅱ可在所述气缸安装板Ⅰ和所述气缸安装板Ⅱ之间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固定板Ⅱ的一端与所述加电气缸Ⅰ连接,所述固定板Ⅱ上设有上下布置的两个导向轴Ⅱ,所述上探针组件和所述下探针组件分别与两个导向轴Ⅱ滑动连接,所述压紧气缸Ⅱ设置于所述固定板Ⅱ上、且输出端与所述上探针组件和所述下探针组件连接,所述撞块Ⅱ设置于所述固定板Ⅱ的端部。
所述上探针组件和所述下探针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加电探针、探针连接板及限位块Ⅱ,其中探针连接板为多个、且依次套设于所述导向轴Ⅱ上,各所述探针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加电探针,另一端连接有限位块Ⅱ。
所述固定板Ⅱ上连接有与所述导向轴Ⅱ平行的限位块导向轴,所述限位块Ⅱ与所述限位块导向轴滑动连接。
所述左加电机构位于所述上探针组件和所述下探针组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9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