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嗜热厌氧乳化地芽孢杆菌YR-3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0248.4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9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冯云;林军章;曹嫣镔;尹德江;谭晓明;赵凤敏;巴燕;刘方;丁明山;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9K8/584;C09K8/60;C09K8/524;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嗜热厌氧 乳化 芽孢 杆菌 yr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嗜热厌氧乳化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p.)YR‑3,以下简称YR‑3,筛选自胜利油田油水井样品,60℃条件下通过乳化性能反复筛选传代获得。该菌株于2018年9月12日提交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467。该菌的生长温度50~75℃,生长pH值范围5~8,耐盐0~10%,发酵液乳化降粘率大于90%,物理模拟实验提高采收率大于12%。该微生物菌株发酵液应用于稠油油井的微生物单井吞吐处理,平均单井增油量大于300t;该微生物菌株发酵液应用于含蜡油井的微生物清防蜡处理,平均延长油井免热洗周期200d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厌氧产乳化剂地芽孢杆菌YR-3和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生物采油技术通过向油层注入微生物或激活剂,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原油和储层作用提高采收率技术,主要原理包括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生物气以及微生物对原油的降解等联合作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有多种,其中生物乳化剂是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高分子量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这类物质可与石油烃等疏水性物质作用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增加两相接触面积,降低界面张力,改变岩石表面的疏水性,增加原油的流动性,同时乳化原油,降低原油粘度,是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机理。
油藏作为一个封闭系统,其内部为无氧环境,目前产生物乳化剂的菌株绝大部分是好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这些菌株对油藏厌氧环境的适应性差,无法在油藏厌氧条件下代谢产生乳化剂。在微生物采油上能厌氧代谢产乳化剂发挥驱油功能的微生物较少,限制了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程度,因此针对上述情况,需要筛选出适合油藏环境的厌氧代谢产乳化剂的菌应用于微生物采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株能应用于微生物采油的厌氧产乳化剂的微生物菌株。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含有上述微生物菌株的菌剂或由该微生物菌株制备的发酵液。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将上述微生物菌株、其菌剂或其发酵液应用于稠油油井的微生物单井吞吐处理,实现厌氧代谢产乳化剂,提高油井的产量。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是将上述微生物菌株、其菌剂或其发酵液应用于含蜡油井的微生物清防蜡处理,减缓油井井筒的结蜡,减少热洗次数,延长热洗周期。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嗜热厌氧乳化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p.)YR-3,以下简称YR-3,筛选自胜利油田油水井样品,60℃条件下通过乳化性能反复筛选传代获得。该菌株于2018年9月12日提交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467;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该菌株的分类命名为: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p.。
本发明提供的嗜热厌氧乳化地芽孢杆菌YR-3 CGMCC No.16467的细胞形态特征如下:在固体培养基下培养1~2d出现的菌落直径为0.2~1.5mm,菌落形态呈圆形,边缘整齐,表面湿润半透明,白色,菌体经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细胞形态为杆状,大小2.5~4μm×0.2~1.6μm,无周生鞭毛,芽孢端生。生长温度50~75℃,最适生长温度60℃,生长pH范围5~8,NaCl耐受性0~10%。
本发明的嗜热厌氧乳化地芽孢杆菌YR-3 CGMCC No.16467的部分生理生化特征如表1所示:
表1嗜热厌氧乳化地芽孢杆菌YR-3 CGMCC No.16467的生理生化特征
注:“+”表示反应阳性“-”表示反应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02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放稳固的天然气退火炉
- 下一篇:一株厌氧嗜烃产气短杆菌TP-1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