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橘络状明胶改性壳聚糖基活性炭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0329.4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9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梅;袁梦莹;刘玉娇;朱玉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32 | 分类号: | H01G11/32;H01G11/24;H01G11/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353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橘络 明胶 改性 聚糖 活性炭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橘络状明胶改性壳聚糖基活性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冰醋酸加入去离子水中,制得浓度为0.4~0.6mol/L的冰醋酸水溶液;(2)将壳聚糖与明胶溶于100ml的冰醋酸水溶液中,经搅拌形成均一的溶液,并冷冻干燥得到米色海绵状产物;(3)将产物置于坩埚中,采用管式炉进行焙烧得到黑色粉末;(4)取黑色粉末与碳酸氢钾于10m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干燥后在氩气保护下于高温碳化,并洗涤至中性,干燥后即得橘络状明胶改性壳聚糖基活性炭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大规模生产,且形貌独特,比电容性能和倍率性能优异,非常适合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领域,也属于新能源电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橘络状明胶改性壳聚糖基活性炭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壳聚糖可以由甲壳素经脱乙酰反应得到,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而且它是一种具有丰富氨基和羟基的大分子,氨基和羟基可以成功地将杂原子(氮和氧)引入碳骨架,有利于电化学性能的提升。Zhang等人用戊二醛和碳酸钾改性壳聚糖,得到了一种电性能比较好的电极材料,在0.5A/g充放电电流密度下,比电容最大可达246.5F/g(Zhang F,Liu T,Hou G,et al.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 foams for electric double layercapacitors[J].Nano Research,2016,9:1-14)。Zhu等人通过水热处理以及氢氧化钾活化,得到了一种含氮的多孔炭材料,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以达到305F/g(Zhu L,Shen F,Smith R L,et al.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 Materialsfrom Chitosan via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and Potassium HydroxideActivation[J].Energy Technology,2017,5)。
中国专利文献CN102951636A公开了一种氮掺杂壳聚糖基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每克壳聚糖加入35~350mL去离子水的比例配制壳聚糖的悬浊液,搅拌5-30分钟;然后以每克壳聚糖加入0.001-0.05摩尔的盐酸的比例加入盐酸,室温下搅拌2-24小时得到壳聚糖的水溶液。(2)将得到的壳聚糖溶液冷冻成固态,然后在冷冻干燥机内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壳聚糖干凝胶。(3)将步骤(2)得到的壳聚糖干凝胶在惰性气体下以1-20℃/min的速度升温至700-1000℃,恒温1-6小时,恒温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4)高温炭化产物经研磨后过300-500目筛子除去大颗粒物质,然后经沸水煮沸90-240分钟,抽滤后得到滤饼,真空干燥12小时得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该电极材料在0.1A/g的放电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242F/g。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充分利用明胶丰富的氮含量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一是改变壳聚糖基炭材料的形貌,二是提高壳聚糖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提供了一种制备特殊形貌明胶改性壳聚糖基炭材料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种橘络状明胶改性壳聚糖基活性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1)在搅拌条件下,将冰醋酸加入去离子水中,制得浓度为0.4~0.6mol/L的冰醋酸水溶液;
(2)在45~65℃温度下,将壳聚糖与明胶溶于100mL的冰醋酸水溶液中,壳聚糖与明胶的质量比为2:1~8:1,搅拌2~3h形成均一的溶液,并冷冻干燥得到米色海绵状产物;
(3)将上述步骤(2)中的产物置于坩埚中,采用管式炉进行焙烧,条件为:氩气氛围,200~400℃,保温2~4h,取出坩埚,经研磨得到黑色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03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