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作起爆药的胶囊结构铝热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0428.2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6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琳;万早雁;朱顺官;李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6B33/06 | 分类号: | C06B33/06;C06B45/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爆药 胶囊结构 铝热剂 制备 可用 起爆 高碘酸钠 纳米铝粉 放大生产 废水废气 过程安全 能量问题 微观结构 传统的 能力强 基质 雷管 高峰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作起爆药的胶囊结构铝热剂及制备方法。该铝热剂由以高碘酸钠为基质,以纳米铝粉为核的胶囊结构组成,其中,高碘酸钠质量含量为60%~80%,纳米铝粉质量含量为20%~40%。本发明制备的胶囊结构铝热剂由于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使其具备更高峰值压力和良好起爆能力的性能,可用作起爆药,相较于传统的起爆药,具有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起爆能力强等优点,解决了当前雷管用起爆药的安全和能量问题,同时,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过程安全,无废水废气,且易于放大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可用作起爆药的胶囊结构铝热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军用和民用中仍然广泛采用叠氮化铅(PbN2)、斯蒂芬酸铅、高氮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Ⅲ)(BNCP)、二硝基重氮酚等安全性差、含有重金属成分或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废水的起爆药。长期使用这类起爆药对环境和公共卫生造成了相当大的污染。同时,制备、生产和运输这些起爆药的过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环境问题推动了绿色含能材料和环境友好型工艺的发展,将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通过科学家的大量研究和理论计算,纳米铝热剂具有很大的作为起爆药的可能性。纳米铝热剂通常是由纳米级金属燃料(如:纳米铝粉)和氧化剂组成,这类复合物由于其高反应活性、高能量密度成为当今含能材料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方向。大多纳米铝热剂不含有重金属离子,并且在制备和使用的过程中要比起爆药安全环保。目前一些将纳米铝热剂作为起爆药的使用,主要是将纳米铝热剂与猛炸药混合,但还未能完全独立起爆炸药。甚至有些配方受制备方法的限制,需要添加剂、有机溶剂等,这对环境友好发展是不利的。此外,部分纳米铝热剂的静电、摩擦感度过高依旧影响了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作起爆药的胶囊结构铝热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胶囊结构铝热剂具有独特微观结构,使其具备直接装于雷管起爆炸药的能力,可用作起爆药,从而解决现有起爆药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可用作起爆药的胶囊结构铝热剂,该铝热剂主要由重量百分比为60%~80%高碘酸钠和20%~40%纳米铝粉组成,通过喷雾干燥法,用高碘酸钠将纳米铝粉进行封装,得到以高碘酸钠为基质,以纳米铝粉为核的胶囊结构铝热剂。
进一步的,高碘酸钠纯度为99.5%。
进一步的,纳米铝粉的活性为70%,其平均粒径为100纳米。
进一步的,纳米铝粉的质量含量为25%~35%。
上述可用作起爆药的胶囊结构铝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纳米铝粉悬浮于高碘酸钠水溶液中,得到悬浮液,将所述悬浮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所述的铝热剂。
优选的,喷雾干燥的进口温度为80~100℃,载气流量为38m3/h,进样速率为3~10mL/min,喷嘴空气流量为500~1000L/h。
更优选的,喷雾干燥的进口温度为80℃,载气流量为38m3/h,进样速率为3mL/min,喷嘴空气流量为500L/h。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本发明制备的以高碘酸钠为基质,以纳米铝粉为核的胶囊结构铝热剂,增加了还原剂(纳米铝粉)与氧化剂(高碘酸钠)的接触程度,具有撞击感度低、静电感度低的优点。
(2)本发明无需采用有机溶剂,且所述制备过程在常温下进行,确保了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3)首次在含能材料领域采用喷雾干燥法,具有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便于放大生产且不需要任何添加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制得的胶囊结构铝热剂的扫描电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04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