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航天用的薄壁型防波套管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0615.0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9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刚;刘滨;郑凯泽;郑凯航;胡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凯恒科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8;H01B7/29;H01B11/06;H01B13/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杨艳;韩丹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航天 薄壁 型防波 套管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航天用的薄壁型防波套管及其制备方法,薄壁型防波套管由缠绕线材经编织机编织而成,缠绕线材由复丝纤维和金属扁带组成;复丝纤维作为内部绕芯;金属扁带缠绕在复丝纤维的外部。本发明薄壁型编织套管通过改进编织套管中编织线材的材质以及结构,在保证其屏蔽效能的基础上,极大的降低了产品的重量和厚度;同时柔软性能更好,拉断力更大,保证了产品本身以及所保护产品的弯曲特性,可被用于航空航天事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波套管的材料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航空航天用的薄壁型防波套管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防波套产品,由金属丝编织而成,一般用来包裹在电线电缆表面用来避免干扰信号进入内层导体干扰同时减低传输信号的损耗。被广泛应用于铁路机车、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以及电脑周边电线电缆的电磁保护。
纯粹的金属丝制造而成的防波套产品,因其重量、柔性、体积以及力学性能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航空航天工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因此,在满足屏蔽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提供一种重量更轻、厚度更薄,柔软性能更好,拉断力更大,耐磨损和切割的可被用于航空航天的新型防波套管是本发明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航空航天用的薄壁型防波套管。本发明薄壁型编织套管通过改进编织套管中编织线材的材质以及结构,在保证其屏蔽效能的基础上,极大的降低了产品的重量和厚度;同时柔软性能更好,拉断力更大,保证了产品本身以及所保护产品的弯曲特性,可被用于航空航天事业。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航空航天用的薄壁型防波套管的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航空航天用的薄壁型防波套管,由缠绕线材经编织机编织而成,所述缠绕线材由复丝纤维和金属扁带组成;所述复丝纤维作为内部绕芯;所述金属扁带缠绕在复丝纤维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复丝纤维选自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芳纶纤维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复丝纤维的根数为1~6根,每根复丝纤维的支数为25D~400D。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扁带由金属丝经过碾压而成,金属丝为镀锡圆铜丝、镀银圆铜丝、镀镍圆铜丝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丝的线径范围为0.03mm~0.20mm,镀层厚度范围为0.1um~2um。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扁带的条数为1~3条,绕包方向为S向或Z向,缠绕转数范围是10~60转/mm。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航空航天用的薄壁型防波套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作扁带的步骤:选取金属丝,利用模具将金属丝碾压成金属扁带;
绕包的步骤:选用复丝纤维作为内部绕芯,复丝纤维根据捻度要求进行加捻;用上述金属扁带缠绕在内部绕芯的外部,带进行绕包,缠绕后得到的缠绕线材;
合股分纱的步骤:对缠绕线材进行合股并分纱;
编织的步骤:采用编织机进行编织、去毛、加热、定型,得到防波套管。
进一步地,在制作扁带的步骤中,所述金属丝为镀锡圆铜丝、镀银圆铜丝、镀镍圆铜丝中的一种;金属丝的线径范围为0.03mm~0.20mm,镀层厚度范围为0.1um~2um;所述金属扁带的厚度为0.01~0.03mm,金属扁带的宽度为0.1~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凯恒科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凯恒科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0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无机矿物绝缘防火电缆
- 下一篇:自带驱虫剂的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