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钨/钼制品表面超声波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1776.1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4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锋;黄志民;方漳云;郑艾龙;李斌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虹鹭钨钼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00 | 分类号: | B23B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秦彦苏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品 表面 超声波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钨/钼制品表面超声波加工方法,该方法可以大幅提高钨/钼制品表面的加工精度,减少了钨/钼制品表面的缺陷,增加钨/钼制品表面的硬度,有效去除钨/钼制品表面氧化皮,延长钨/钼制品使用寿命,环保无污染,降低制造成本,缩短加工制造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加工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钨/钼制品表面超声波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制造中零件表面的粗糙度要求始终是工程技术人员在做加工方案及设备运用中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表面粗糙度是衡量已加工表面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零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疲劳强度和配合性质都有很大影响。当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工程技术上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磨削加工,如工件尺寸较大、结构特殊或不具备磨削加工条件时,常常采用研磨加工来达到粗糙度值较低的要求。但传统的研磨工艺存在加工周期较长、生产成本高、生产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机床设备损耗较大等多种不利因素。特别是钨钼等硬脆金属,加工难度非常大。因此有必要对钨、钼棒材的表面加工进行探索。另一方面,钼极易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当氧化严重时,通常采用强酸去除表面氧化皮,在酸洗过程中会污染环境,并且有可能伤害到操作员工。而通过超声波加工工艺,操作安全,加工用的是可回收循环利用节源油,环保节约,符合绿色生产的特点。而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加工参数都是针对特定材质(非钨钼材料)提出,并不适合用于钨钼材质这类硬脆金属的超声波加工,难以获得最佳的表面效果,同时会带来一些新的技术问题,如表面损伤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钨/钼制品表面超声波加工方法,该工艺可以有效降低钨/钼制品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延长钨/钼制品使用寿命,并且可以缩短加工周期,减少生产成本,环保节能,符合绿色生产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钨/钼制品表面超声波加工方法,包括:
1)将钨制品或钼制品装到车床上,使工件处在车床正中心,跳动≤0.05mm;
2)调整超声波刀具加工的线速度为60~75m/min,走刀速度为0.15~0.3mm/r;
3)使用超声波刀具对钨制品或钼制品实施加工。
一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刀具加工的线速度为70~72m/min。
一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刀具加工的走刀速度为0.15~0.22mm/r。
一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刀具加工前,所述钨制品或钼制品的表面粗糙度不超过5.0μm
一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刀具加工前,所述钨制品或钼制品的表面粗糙度为3.0~5.0μm。
一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刀具加工后,所述钨制品或钼制品的表面粗糙度降低到0.09~0.50μm。
一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刀具加工后,所述钨制品或钼制品的表面硬度提升10~22%。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钨/钼制品表面粗糙度可由3.0~5.0μm降低到约0.09~0.50μm,可提高两个等级;
2.钨/钼制品的表面硬度比普通车削后硬10~22%,改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3.钨/钼制品的表面缺陷、微孔减少,表面呈镜面效果,表面光洁度大大提高;
4.缩短了钨/钼制品加工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5.能有效去除钨/钼制品表面氧化皮,较酸洗方法安全,环保,可降低制造成本,缩短加工制造周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虹鹭钨钼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虹鹭钨钼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17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