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双向互动的用电需求响应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3041.2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8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之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用户 需求响应 用户终端 实时用电数据 装置及系统 负荷数据 双向互动 响应信息 用电需求 基线 保障电力系统 电能供应 互动机制 获取目标 计算目标 稳定运行 响应 比对 奖励 发送 编制 优化 | ||
1.一种用于双向互动的用电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S1、编制需求响应计划,并将所述需求响应计划发送至用户终端;
S2、获取来自所述用户终端的响应信息,并根据来自用户终端的响应信息判断对应的目标用户是否加入需求响应计划;
S3、获取目标用户的实时用电数据以及计算目标用户基线负荷数据,并将目标用户的实时用电数据与目标用户基线负荷数据进行比对,判断目标用户是否进行了实质需求响应,若是,则对其按照设定的奖励机制进行奖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向互动的用电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响应计划包含有:计划日期、计划区域、计划持续时间以及计划调整总负荷量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向互动的用电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响应计划还包含有:需求响应计划的调减负荷要求、参与需求响应计划的人员、需求响应计划的详细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向互动的用电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
在目标用户选择加入需求响应计划之后,且在目标用户进行实质需求响应之前,发送目标用户的用电量信息至对应的用户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向互动的用电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目标用户基线负荷数据,包括下述步骤:
获取目标用户历史用电量时点数据,并在目标用户历史用电量时点数据中选取多个用电量时点数据,所述多个用电量时点数据分布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
计算所述多个用电量时点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目标用户基线负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向互动的用电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目标用户的实时用电数据与目标用户基线负荷数据进行比对,判断目标用户是否进行了实质需求响应,具体为:
当需求响应计划的调整负荷值为负时,若目标用户基线负荷大于目标用户实际负荷时,则判断目标用户进行了实质需求响应;
当需求响应计划的调整负荷值为正时,若目标用户实际负荷大于目标用户基线负荷时,则判断目标用户进行了实质需求响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向互动的用电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
将全天时间划分为白天时间和晚上时间,并给白天时间的响应电量和晚上时间的响应电量设定不同的积分,且根据白天时间的响应电量对应的积分以及晚上时间的响应电量对应的积分计算对应目标用户的总积分,根据目标用户的总积分设定奖励机制。
8.一种用于双向互动的用电需求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需求响应编制发送模块,用于编制需求响应计划,并将所述需求响应计划发送至用户终端;
响应目标用户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来自所述用户终端的响应信息,并根据来自用户终端的响应信息判断对应的目标用户是否加入需求响应计划;
实质需求响应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实时用电数据以及计算目标用户基线负荷数据,并将目标用户的实时用电数据与目标用户基线负荷数据进行比对,判断目标用户是否进行了实质需求响应,若是,则对其按照设定的奖励机制进行奖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双向互动的用电需求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电量信息发送模块,在目标用户选择加入需求响应计划之后,且在目标用户进行实质需求响应之前,发送目标用户的用电量信息至对应的用户终端。
10.一种用于双向互动的用电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8或9所述的用于双向互动的用电需求响应装置,以及多个用户终端;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用电需求响应装置的需求响应计划并进行显示,以及获取目标用户输入的响应信息,并将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用电需求响应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30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