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床热解装置及采用其进行油泥热解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3116.7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4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姚虹宇;吴迪;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亚首生物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49/04;C10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李芳 |
地址: | 434400 湖北省荆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泥 次热 出料口 进料口 热解装置 旋转床 热解残渣 油泥热解 料床 转动 环形形状 含油率 可转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床热解装置及采用其进行油泥热解的方法,所述旋转床热解装置包括:形成为环形形状的本体,本体内设有可转动的料床,本体上形成油泥进料口、二次热解油泥进料口、热解残渣出料口和二次热解油泥出料口,二次热解油泥出料口与二次热解油泥进料口相连,在料床的转动方向上,二次热解油泥进料口位于油泥进料口的下游,二次热解油泥出料口位于热解残渣出料口的下游。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床热解装置,通过在本体上设置彼此相连的二次热解油泥进料口和二次热解油泥出料口,并使二次热解油泥进料口在料床的转动方向上位于油泥进料口的下游,二次热解油泥出料口位于热解残渣出料口的下游,可以很好地降低油泥热解残渣中的含油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解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床热解装置及采用其进行油泥热解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除了含有一定量的石油类物质外,还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铜、锌、铬、汞等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二噁英、放射性元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含油污泥不进行适当的处理,不但占用大量耕地,污染周围土壤、水体和空气,恶化生态环境,而且造成大量石油资源的浪费。目前,含油污泥已经被列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非矿物油类。
国家将含油污泥归类为危险固体废物,但是并没有对含油污泥中的含油量提出量化指标。部分油田企业根据已建和在建的含油污泥处理站筛分流化-调质-离心处理工艺,依据国外对含油污泥处理后污泥中剩余油含量要求的指标(≤2%)开展处理试验,并对处理后的污泥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和电化学处理技术进行深度处理,使深度处理后的污泥中含油的指标≤3‰,以满足《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1984)的要求。但此处理过程复杂,处理成本高昂,难以大规模应用。
虽然含油污泥在热解条件下,油成分经过蒸发、裂解后形成油气离开热解系统。然而,油泥在热解系统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就增加了油泥从油泥热解残渣中分离的难度,也造成了热解残渣中油含量仍然稍高,虽然能大大降低油泥中油含量,但如果油泥种类变化幅度较大时,不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旋转床热解装置,可以使油泥热解残渣中的含油率降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旋转床热解装置进行油泥热解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旋转床热解装置,包括:形成为环形形状的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可转动的料床,所述本体上形成油泥进料口、二次热解油泥进料口、热解残渣出料口和二次热解油泥出料口,所述二次热解油泥出料口与所述二次热解油泥进料口相连,在所述料床的转动方向上,所述二次热解油泥进料口位于所述油泥进料口的下游,所述二次热解油泥出料口位于所述热解残渣出料口的下游。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旋转床热解装置,通过在本体上设置彼此相连的二次热解油泥进料口和二次热解油泥出料口,并使二次热解油泥进料口在料床的转动方向上位于油泥进料口的下游,二次热解油泥出料口位于热解残渣出料口的下游,从而可以很好地实现油泥热解残渣中含油率的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二次热解油泥进料口和所述二次热解油泥出料口在所述本体的周向上彼此邻近。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二次热解油泥进料口邻近所述油泥进料口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二次热解油泥出料口邻近所述热解残渣出料口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本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二次热解油泥出料口位于所述热解残渣出料口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亚首生物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亚首生物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31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炉机侧自动清扫器
- 下一篇:热解气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