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采暖热水炉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3153.8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0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刘锐铭;刘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高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F24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4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加热水箱 暖气箱 出水管 电采暖 分流管 热水炉 室内 两组 外壁 热水炉技术领域 暖气片 电加热棒 顶部设置 隔热装置 固定挂耳 两侧外壁 前端外壁 热量散发 右侧外壁 左右两侧 观察窗 回流管 进水管 烫伤 内腔 套接 下端 供暖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电采暖热水炉技术领域的一种电采暖热水炉,包括电加热水箱,所述电加热水箱的内腔设置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水箱的顶部设置进水管,所述电加热水箱的前端外壁观察窗,所述电加热水箱的右侧外壁下端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壁均匀套接隔热装置,所述出水管的底部设置两组分流管,两组分流管的底部分别连接暖气箱,所述暖气箱的前后两侧外壁均设置暖气片,所述暖气箱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固定挂耳,所述暖气箱的底部设置回流管,保证设置在室内的出水管在输送热水时,人们不小心碰到也不会被烫伤,增加设施的安全性,可以使暖气箱中热量散发的范围更广,可以对室内进行更均匀的供暖,加快室内升温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采暖热水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采暖热水炉。
背景技术
电采暖热水炉是利用电加热棒对水进行加热,然后将水输送至暖气箱中,通过暖气箱中的暖气片与散热管道对室内进行供暖。但现有的电采暖热水炉一般都是通过通水管进行输送热水,通水管一般均设置在室内中,通水管在传输热水时,如果人们不小心碰撞到通水管容易被烫伤,同时在较大的场所中使用电采暖热水炉,只通过暖气片很难对舍内进行均匀的加温,加温速度缓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采暖热水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采暖热水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采暖热水炉,包括电加热水箱,所述电加热水箱的内腔设置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水箱的顶部设置进水管,所述电加热水箱的前端外壁观察窗,所述电加热水箱的右侧外壁下端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壁均匀套接隔热装置,所述出水管的底部设置两组分流管,两组分流管的底部分别连接暖气箱,所述暖气箱的前后两侧外壁均设置暖气片,所述暖气箱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固定挂耳,所述暖气箱的底部设置回流管,且两组回流管的另一端连通电加热水箱,所述暖气箱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顶部设置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活动设置套管,所述连接管与套管的相对端面均连接法兰盘,两组所述法兰盘通过紧固螺杆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法兰盘的夹层中设置密封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装置包括固定套环,所述固定套环的内壁均匀粘接隔热套环,所述隔热套环的内壁粘接固定卡环,所述固定卡环的内壁均匀设置卡接块,所述出水管的外壁均匀设置与卡接块匹配的卡接槽。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为透明玻璃窗,且观察窗的内壁设置刻度条,刻度条为红色刻度条。
进一步的,所述暖气箱的内壁均匀设置保温垫片,且暖气片的内壁均匀设置导热铜丝。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挂耳上均匀设置两组螺纹孔,且螺纹孔的两端开口处均粘接密封橡胶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的顶部设置法兰盘,且套管的顶部活动套接排气网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出水管的外壁均匀套接多组隔热装置,通过隔热装置中的隔热套环可以将出水管上的热量进行阻隔,保证设置在室内的出水管在输送热水时,人们不小心碰到也不会被烫伤,增加设施的安全性;
2.本发明设置可以循环连接的连接管与套管,连接管与套管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同时在两组法兰盘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垫圈,可以保证连接管与套管之间的密封性,可以延长暖气箱中热量散发的范围更广,可以对室内进行更均匀的供暖,加快室内升温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管与套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隔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高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高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31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