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IMO成像系统校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3358.6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7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任百玲;许戎戎;孙兆阳;朱明;刘强;张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G01S13/89;G01S13/8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褚鹏蛟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imo 成像 系统 校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MIMO成像系统校准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对MIMO天线阵列的第一面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进行校准,并确定第一面的发射通道的不一致性参数、第一面的接收通道的不一致性参数以及第一最优延时相位补偿项;对MIMO天线阵列的第二面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进行校准,并确定第二面的发射通道的不一致性参数、第二面的接收通道的不一致性参数以及第二最优延时相位补偿项;依据各不一致性参数、第一最优延时相位补偿项以及第二最优相位延时补偿项,对MIMO成像系统所采集的回波数据进行校准。该方法无需再制备高精度的校准件对MIMO成像系统进行校准,能够降低系统校准的复杂度和难度,使校准更加方便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毫米波安检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IMO成像系统校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的恐怖袭击事件频繁发生,危险物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安检手段已经不满足当前安检市场的需求。传统的金属探测器仅能探测金属违禁品,对塑料炸弹、陶瓷刀具都无能为力;X光安检设备虽然能检测所有的违禁物品,但是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威胁,也不是最佳的安检手段。目前毫米波三维成像技术是一种替代传统安检手段的有效方法。
L3公司的圆柱扫描三维成像系统、RS公司的QPS三维成像系统以及Smith公司的反射面天线阵成像系统,都是目前市场上的主要毫米波三维成像系统。目前市面上的毫米波安检设备都是配合式的安检设备,不适应高吞吐量的公共场所对快速、通过式以及开放式安检的需求。为了提高成像速度同时不过多增加成本,通常采用稀疏面阵例如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成像系统来完成信号采集。然而当前的MIMO成像系统工作在微波毫米波波段,具有带宽大,多通道的特点,这导致大带宽信号的线性度、通道内的副相一致性,以及通道之间的副相一致性难以保证,所成图像存在散焦、失真等问题。目前,主要采用高精度的校准件来完成信号幅相不一致性校准,但是采用高精度的校准件进行校准的复杂度和难度均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MIMO成像系统校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高精度的校准件对MIMO成像系统进行校准时,复杂度和难度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IMO成像系统校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对MIMO天线阵列的第一面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进行校准,并确定所述第一面的发射通道的不一致性参数、所述第一面的接收通道的不一致性参数以及第一最优延时相位补偿项;
对MIMO天线阵列的第二面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进行校准,并确定所述第二面的发射通道的不一致性参数、所述第二面的接收通道的不一致性参数以及第二最优延时相位补偿项;其中,所述不一致性参数包括:误差距离校准系数和幅度校准系数;
依据各所述不一致性参数、所述第一最优延时相位补偿项以及所述第二最优延时相位补偿项,对MIMO成像系统所采集的回波数据进行校准。
优选地,所述对MIMO天线阵列的第一面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进行校准,并确定所述第一面的发射通道的不一致性参数、所述第一面的接收通道的不一致性参数以及第一最优延时相位补偿项的步骤,包括:将MIMO天线阵列的校准模式切换至所述MIMO天线阵列的第一面的发射单元发射射频信号至第二面的接收天线单元;确定所述第一面的发射通道的不一致性参数;将所述MIMO天线阵列的校准模式切换至所述MIMO天线阵列的所述第二面的发射单元发射射频信号至所述第一面的接收天线单元;确定所述第一面的接收通道的不一致性参数;依据所述第一面的发射通道的不一致性参数、所述第一面的接收通道的不一致性参数,确定所述MIMO成像系统的第一最优延时相位补偿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3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