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碳纤维电热脱附结构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4015.1 | 申请日: | 201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3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史喜成;孟祥君;谭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卡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碳纤维床 活性碳纤维 电极机构 电热 导电胶 脱附 制备 活性碳纤维布 导电金属体 电极 抗老化性能 温度分布 引出接头 侧端部 区表面 涂覆 制作 | ||
1.一种活性碳纤维电热脱附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活性碳纤维布(2)层叠形成活性碳纤维床层并在所述活性碳纤维床层的一对侧端部上制作电极机构,所述电极机构包括涂覆在所述活性碳纤维布(2)端部上的导电胶区(1)、设置在所述导电胶区(1)内或设置在所述导电胶区(1)表面上的导电金属体(4)以及与所述导电金属体(4)相连的电极引出接头(3);
其中,电极机构的制作步骤包括:
将活性碳纤维布(2)进行层叠、切割、取齐,在固定后使活性碳纤维布(2)的端部外露,同时将导电金属体(4)与电极引出接头(3)预先进行连接;
将导电胶涂覆在活性碳纤维床层的端部,将导电金属体(4)粘贴在活性碳纤维布(2)端部或内部,并使电极引出接头(3)留在所述活性碳纤维床层的端部外部,自然晾干或烘干固化导电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机构的制作步骤包括:
将活性碳纤维布(2)进行层叠,按照活性碳纤维床层的尺寸进行切割且使端部对齐,之后将所述活性碳纤维床层进行固定,并将活性碳纤维床层的端部外露;同时将金属箔形态的导电金属体(4)与电极引出接头(3)进行焊接;
采用毛刷将层叠的每一层活性碳纤维布(2)端部的两面均涂刷石墨基导电胶,并采用金属箔包覆压合在活性碳纤维床层的端部表面外侧;
将电极引出接头(3)留在所述活性碳纤维床层的端部外部,之后采用烘干固化成型,烘干温度为60~100℃,烘干时间为30~150min,待石墨基导电胶固化成型后将夹具取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机构的制作步骤包括:
将活性碳纤维布(2)进行层叠,按照活性碳纤维床层的尺寸进行切割且使端部对齐,之后将所述活性碳纤维床层进行固定,并将活性碳纤维床层的端部外露;同时将金属箔形态的导电金属体(4)与电极引出接头(3)预先进行焊接;
采用毛刷将层叠的每一层活性碳纤维布(2)端部的两面均涂刷石墨基导电胶,将相邻的活性碳纤维布(2)端部均粘接金属箔;
将电极引出接头(3)留在所述活性碳纤维床层的端部外部,之后采用烘干固化成型,烘干温度为60~100℃,烘干时间为30~150min,待石墨基导电胶固化成型后将夹具取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机构的制作步骤还包括:将最外侧的活性碳纤维布(2)端部均粘接金属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机构的制作步骤包括:
将活性碳纤维布(2)进行层叠,按照活性碳纤维床层的尺寸进行切割且使端部对齐,之后将所述活性碳纤维床层进行固定,并将活性碳纤维床层的端部外露;同时将金属箔形态的导电金属体(4)与电极引出接头(3)预先进行焊接;
采用毛刷将层叠的每一层活性碳纤维布(2)端部的两面均涂刷石墨基导电胶,将相邻的活性碳纤维布(2)端部粘结,并将最外侧的活性碳纤维布(2)端部均粘接金属箔;
将电极引出接头(3)留在所述活性碳纤维床层的端部外部,之后采用烘干固化成型,烘干温度为60~100℃,烘干时间为30~150min,待石墨基导电胶固化成型后将夹具取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机构的制作步骤包括:
将活性碳纤维布(2)进行层叠,按照活性碳纤维床层的尺寸进行切割且使端部对齐,之后将所述活性碳纤维床层进行固定,并将活性碳纤维床层的端部外露;同时将金属箔形态的导电金属体(4)与电极引出接头(3)预先进行焊接;
采用毛刷将层叠的每一层活性碳纤维布(2)端部的两面均涂刷石墨基导电胶,并在活性碳纤维布(2)端部间隔埋设粘接金属箔,将相邻的活性碳纤维布(2)端部粘结;
将电极引出接头(3)留在所述活性碳纤维床层的端部外部,之后采用烘干固化成型,烘干温度为60~100℃,烘干时间为30~150min,待石墨基导电胶固化成型后将夹具取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卡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卡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40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