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电商的报价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5140.4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4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高琴;张玲;郑亚先;史新红;冯树海;薛必克;肖艳炜;魏路中;张思;王颖;张凯锋;杨争林;吕建虎;叶飞;黄春波;杨辰星;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10/06;G06Q4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报价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发电商的报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谈判轮次数确定当前谈判轮次对应的贴现因子;
根据所述当前谈判轮次对应的贴现因子确定当前谈判轮次的售电报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谈判轮次数确定当前谈判轮次对应的贴现因子,包括:
当小于第一阈值、目前的谈判轮次不是最后一轮且预设成交量的权重大于预设成交价格的权重,或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目前的谈判轮次不是最后一轮且预设成交量的权重大于预设成交价格的权重,或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目前的谈判轮次不是最后一轮且预设成交量的权重大于预设成交价格的权重时,按下式确定所述当前谈判轮次对应的贴现因子:
其中,r为目前的谈判轮次数,R为预设最大谈判轮次数,n为目前的谈判轮次已经谈判成功的代理数目,N为总代理数目,α0为初始贴现因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谈判轮次数确定当前谈判轮次对应的贴现因子,包括:
当小于第一阈值且预设成交量的权重小于预设成交价格的权重,或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且预设成交量的权重小于预设成交价格的权重,或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大于等于第二阈值且预设成交量的权重小于预设成交价格的权重时,按下式确定所述当前谈判轮次对应的贴现因子:
其中,r为目前的谈判轮次数,R为预设最大谈判轮次数,n为目前的谈判轮次已经谈判成功的代理数目,N为总代理数目,α0为初始贴现因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为0.3,所述第二阈值为0.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谈判轮次对应的贴现因子确定当前谈判轮次的售电报价,包括:
按下式确定当前谈判轮次的售电报价:
其中,ps,i(r)为发电商s的代理i在第r轮谈判时的售电报价,为发电商s的报价下限,为发电商s的报价上限,αs,i(r)为发电商s的代理i在第r轮谈判时的贴现因子。
6.一种发电商的报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谈判轮次数确定当前谈判轮次对应的贴现因子;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谈判轮次对应的贴现因子确定当前谈判轮次的售电报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
当小于第一阈值、目前的谈判轮次不是最后一轮且预设成交量的权重大于预设成交价格的权重,或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目前的谈判轮次不是最后一轮且预设成交量的权重大于预设成交价格的权重,或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目前的谈判轮次不是最后一轮且预设成交量的权重大于预设成交价格的权重时,按下式确定所述当前谈判轮次对应的贴现因子:
其中,r为目前的谈判轮次数,R为预设最大谈判轮次数,n为目前的谈判轮次已经谈判成功的代理数目,N为总代理数目,α0为初始贴现因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
当小于第一阈值且预设成交量的权重小于预设成交价格的权重,或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且预设成交量的权重小于预设成交价格的权重,或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大于等于第二阈值且预设成交量的权重小于预设成交价格的权重时,按下式确定所述当前谈判轮次对应的贴现因子:
其中,r为目前的谈判轮次数,R为预设最大谈判轮次数,n为目前的谈判轮次已经谈判成功的代理数目,N为总代理数目,α0为初始贴现因子。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为0.3,所述第二阈值为0.2。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
按下式确定当前谈判轮次的售电报价:
其中,ps,i(r)为发电商s的代理i在第r轮谈判时的售电报价,为发电商s的报价下限,为发电商s的报价上限,αs,i(r)为发电商s的代理i在第r轮谈判时的贴现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51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