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材检测装置支撑销位置优化设计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5482.6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6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纲;王一凡;郭玉坤;郎垚璞;宋皓杰;秦自瑞;肖景红;顾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检测 装置 支撑 位置 优化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材检测装置支撑销位置优化设计方法与装置,包括支撑销位置优化方法、支撑销结构设计、支撑销电磁吸合装置和支撑销自动化定位装置。支撑销位置优化方法,通过建模和有限元分析计算,计算板材模型最大形变量最小时的支撑销坐标;支撑销装置可根据测控程序自动变换支撑销位置,支撑销到位后组成由两个可变位置支撑销和一个固定支撑销构成的支撑平面;可变位置定位销由电磁吸合装置及自动化定位装置进行驱动定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支撑销位置优化设计可有效减小板材自重变形所引入的测量误差,改善板材的支撑稳定性,提高了板材检测精度,解决了被测板材形变导致的平整度测量误差较大、易失稳甚至不能测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材检测装置的支撑销位置优化设计方法及自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板材的检测标准采用国标GB/T 3810.2-2016,在规定的板材误差参数检测中,误差参数测量过程由于规定的支撑点位置,造成部分板材非支撑端的悬垂而引入系统误差,且因材料、批次等问题较难进行补偿而形成测量误差,因此难以对平整度参数进行准确评价,且易导致板材失稳。
现有测量设备,或采用不符合国标测量规范的面支撑,即非三点支撑,或未对采用国标的支撑位置进行改进,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674777.5和2016106747760)公开了一种支撑销,支撑销位置是严格依据国标规定设置的,且活动支撑销是通过手动实现位置变更,未实现支撑位置自动化变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板材检测装置的支撑销位置优化设计方法,使由于板材自重变形而产生的测量误差最小,且实现一次进样测量即可得到全参数测量结果。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在上述优化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板材检测装置的支撑销自动定位装置,实现自动变换支撑位置以及多规格板材送入检测单元后的稳定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材检测装置的支撑销位置优化设计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支撑销SA、SB沿中轴线对称放置,将支撑销位置用参数化坐标表示,在仿真软件中固体力学公式使用参数扫描方法,计算出不同支撑销位置组合时,三维模型的最大自重变形量与支撑位置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计算得到最优支撑销位置并通过改变支撑销与重心之间的位置关系提高了板材支撑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点1、2、3为国标规定板材检测支撑点位,重心O位于点1、点2连线上,改变支撑销位置后,重心在SA、SB、SC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内,板材支撑更加稳定。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板材检测装置的支撑销定位装置,包括支撑销结构设计、支撑销电磁吸合装置和支撑销自动定位装置。
所述支撑销结构设计包括固定式支撑销I、可移动式支撑销II和可移动式支撑销III结构,所述支撑销自动化定位装置包括支撑销II的自动化定位装置、支撑销III的自动化定位装置。所述支撑销I和II采用悬臂式结构设计、支撑销III为立柱式结构设计。
如图6所示,所述支撑销II的自动化定位装置、支撑销III的自动化定位装置安装在水平放置的平台上,图中虚线代表该平台,相对位置根据撑销位置优化设计方法确定。
所述电磁吸合装置安装在支撑销III的自动化定位装置上,通过电磁开关的吸合、关闭实现支撑销III的自动化定位装置与支撑销III的脱离与连接,进而实现支撑销III的自动化定位装置为支撑销III定位提供动力。支撑销III到位之后,电磁开关供电吸合,连接销被拔出,支撑销III与电磁吸合装置分离,支撑销III的自动化定位装置撤回原位避免阻碍试样进入支撑装置;所述支撑销II的自动化定位装置包括电机及驱动器、联轴器、丝杠、丝杠座、丝杠平台;所述支撑销III的自动化定位装置包括电机及驱动器、联轴器、丝杠、丝杠座、丝杠平台以及与电磁吸合装置的连接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54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