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扰动浮泥的污染底泥原位覆盖网及其铺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6114.3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5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吴思麟;黄献文;陈怀民;刘既明;吴勇;舒实;向镇洋;刘瑶;张晓天;栾沛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扰动 浮泥 污染 原位 覆盖 及其 铺设 方法 | ||
1.一种不扰动浮泥的污染底泥原位覆盖网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网体以及悬挂在其网边的负重块体,所述覆盖网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生态维护层、污染物密封层和污染物吸附层,三层结构通过编织材料编织组合固定;其中,污染物吸附层由填充有污染物吸附材料的空心柱体垂直于水流方向排列而成,生态维护层由填充有生态活性材料的空心柱体沿水流方向排列而成,污染物密封层为由填充有膨胀性材料的空心柱体排列而成的双层结构,该双层结构中,上层空心柱体垂直于水流方向排列,下层沿水流方向排列;所述编织材料为天然编织材料;
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填充料并填充:根据水体污染物的种类和当地的原材料种类,选择生态维护层、污染物密封层及污染物吸附层中的填充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在各层的空心柱体中填充相应的材料;
(2)摊铺网体并缝合:按顺序将污染物吸附层、污染物密封层和生态维护层摊铺在平面上,采用天然编织材料将三层编织成一体;
(3)悬挂负重块体:采用天然编织材料在缝合后的覆盖网体网边悬挂负重块体,得到原位覆盖网;
(4)运送至预定位置;
(5)张铺:采用多艘船体或人工的方式将覆盖网体在水面上张铺,同时下放网体,网体边缘在负重块体的作用下先沉入水下,覆盖污染底泥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扰动浮泥的污染底泥原位覆盖网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维护层、污染物密封层和污染物吸附层中的空心柱体为空心圆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扰动浮泥的污染底泥原位覆盖网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维护层、污染物密封层和污染物吸附层中的空心柱体均由低温水溶性材料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扰动浮泥的污染底泥原位覆盖网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污染物吸附层的空心柱体内填充的污染物吸附材料为活性炭和/或吸附性粘土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扰动浮泥的污染底泥原位覆盖网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污染物密封层的空心柱体内填充的膨胀性材料为具有膨胀性的粘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扰动浮泥的污染底泥原位覆盖网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生态维护层的空心柱体内填充的生态活性材料为活性炭颗粒、具有吸附性的粘土和营养土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扰动浮泥的污染底泥原位覆盖网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维护层的空心柱体内还填充有水生植物的种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扰动浮泥的污染底泥原位覆盖网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重块体由硬质材料制备而成,在覆盖网体的网边均匀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61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