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氟化环氧树脂为基体的超疏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超疏水表面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6462.0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8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营;马嘉浩;程珏;马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7/62;C08G59/04;C08G5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周媛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化 环氧树脂 基体 疏水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表面 | ||
1.一种以含氟环氧树脂为基体的超疏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2,3,5,6-四氟对苯二甲醇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低粘度含氟环氧树脂;
(2)在光引发剂存在下将4,4’-二烯丙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1H,1H,2H,2H-全氟癸硫醇进行光反应得到室温结晶含氟环氧树脂;
(3)用偶联剂处理纳米粒子,加入步骤(1)得到的低粘度含氟环氧树脂与步骤(2)得到的室温结晶含氟环氧树脂,超声分散后搅拌2~3小时,其中,低粘度含氟环氧树脂与室温结晶含氟环氧树脂质量比例为(9:1)~(5:5),基体环氧树脂与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为(9:1)~(6:4);
步骤(2)中,将4,4’-二烯丙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1H,1H,2H,2H-全氟癸硫醇与光引发剂加入溶剂中,在365nm光源照射下搅拌反应2~4h,除去溶剂得到室温结晶含氟环氧树脂,其中4,4’-二烯丙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1H,1H,2H,2H-全氟癸硫醇的质量比为(2:1)~(3:1),所述光引发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3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将2,3,5,6-四氟对苯二甲醇、环氧氯丙烷与氢氧化钠混合,室温搅拌15~60min后加入四甲基溴化铵,升温到60~80℃反应2~3h,水洗蒸馏得到低粘度含氟环氧树脂,其中,2,3,5,6-四氟对苯二甲醇、环氧氯丙烷、氢氧化钠和四甲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4~15):(1.5~5):(0.0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引发剂选自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4-吗啉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或安息香双甲醚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30nm~1μm,所述纳米粒子选择大小粒径的粒子进行搭配,大粒径粒子与小粒径粒子的质量比为(1:2)~(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纳米粒子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偶联剂选自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之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以含氟环氧树脂为基体的超疏水复合材料。
8.一种超疏水表面,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将固化剂加入权利要求1~6之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超疏水复合材料中,搅拌后得到稳定的悬浮液;
(2)用步骤(1)得到的悬浮液对基材进行喷涂、刷涂或滚涂,在100~150℃下固化2~3小时,即得到所述超疏水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疏水表面,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还加入促进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64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牵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卧式动平衡检测及校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