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样清梳联合试验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6764.8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9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董洪明;韩新竹;康庆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凯嘉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21/00 | 分类号: | D01G21/00;D01G15/50;D01G1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2 天津市西青区学府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样 联合 试验 | ||
本发明设计一种小样清梳联合试验机,它包括小样开松机、输棉风机及管道、小样混棉机、小样自动喂棉机、小样梳棉机、小样圈条器和以触摸屏为操作界面数字化控制系统。本发明小样清梳联合试验机采用数字化控制手段,简化了复杂的机械传动机构,技术先进,功能全面,设备占地面积小,能耗低,5kg以上纤维即可快速纺制成棉条,节约试纺原料,降低试验成本,缩短出样周期,能够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快捷生产,可用于纺织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及新产品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具体为一种能够对纤维进行开松、混合、梳理的小样清梳联合试验机。
背景技术
清梳联合机是将传统开清棉和梳棉两道工序直接连接,取消成卷并以逐步开松工艺取代“开松-压紧-再开松”的不合理工艺,有利于发挥梳理、除杂等有效功能,有利于提高生条质量,降低生条短绒,缩短了工艺流程,有利于实现自动化、连续化。但现有的清梳联合机在使用时,需要人工分别控制相应的设备,操作麻烦,无法真正实现自动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的新型纤维不断涌现,为纺织品开发在材料选择上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使产品在品种上千变万化,在形态上千差万别,功能和用途各具特色。新型纤维的应用需要纺织染整加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因此产品开发过程离不开打样试验。然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纺织企业生产正在走向“高速、高产、高质量”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例如棉纺织清梳联设备,整经、浆纱、织造大卷装设备,这些都是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的,设备运转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成本低,但是这些设备为产品打样试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或者根本就无法实现打样。由于国内外还没有厂家生产专门的小样试纺设备供企业选用,因此小样试纺工作均是借用大生产设备完成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样清梳联合试验机,该试验机采用数字化控制手段,简化了复杂的机械传动机构,技术先进,功能全面,设备占地面积小,能耗低,5kg以上纤维即可快速纺制成棉条,节约试纺原料,降低试验成本,缩短出样周期,能够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快捷生产,可用于纺织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及新产品开发。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小样清梳联合试验机,它包括小样开松机、输棉风机及管道、小样混棉机、小样自动喂棉机、小样梳棉机、小样圈条器和以触摸屏为操作界面数字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棉风机及管道包括输棉风机、输棉立管、上三通管道、下三通管道、小样开松机连接管道、小样混棉机上连接管道、小样混棉机下连接管道和小样自动喂棉机连接管道,所述的小样开松机出棉口与小样开松机连接管道输入端机械连接,小样开松机连接管道输出端与下三通管道机械连接,下三通管道左侧与小样混棉机下连接管道输出端机械连接,下三通管道右侧与输棉风机入风口机械连接,输棉风机出风口与输棉立管输入端机械连接,输棉立管输出端与上三通管道机械连接,上三通管道左侧与小样混棉机上连接管道输入端机械连接,小样混棉机进棉口与小样混棉机上连接管道输出端机械连接,小样混棉机出棉口与小样混棉机下连接管道输入端机械连接,上三通管道右侧与小样自动喂棉机连接管道输入端机械连接,小样自动喂棉机管道输出端与小样自动喂棉机机械连接,小样梳棉机输入端与小样自动喂棉机机械连接,小样梳棉机输出端与小样圈条器机械连接。
所述的一种小样清梳联合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样开松机、小样混棉机、小样自动喂棉机和小样梳棉机幅宽均为520mm。
所述的小样开松机采用三电机独立传动方案,喂棉电机独立传动给棉罗拉和喂棉帘,开松辊电机独立传动开松辊,剥棉电机独立传动剥棉辊,所述的喂棉电机、开松辊电机和剥棉电机均为独立的变频电机,通过触摸屏分别由所述的数字化控制系统中相应的喂棉变频器、开松辊变频器和剥棉变频器驱动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凯嘉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凯嘉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6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