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6937.6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1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祥;马金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辰卓锐(苏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3/00;B05C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金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胶系统 控制装置 驱动装置 胶点 针头 收缩 点胶装置 自动化 点胶 拖尾 变形 流出 控制驱动装置 控制点 承托装置 点胶技术 点胶效率 连续变形 拖尾现象 装置运动 自由切换 电连接 驱动点 截断 出胶 拉丝 内腔 连通 口径 灵活 | ||
本发明属于点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点胶系统,包括承托装置、点胶装置、驱动装置及控制装置。点胶装置的针头包括连接部和收缩部,收缩部内设弹性体,通过其变形使收缩部内腔与外界实现连通或截断两种状态自由切换,继而控制胶体流出与阻断,点胶时避免出现拉丝或拖尾现象;弹性体在控制装置作用下连续变形,出胶口径随之连续变化,有利于控制点胶时所流出胶体的体积,从而满足不同形状、体积胶点的需求,无需更换针头。驱动装置驱动点胶装置运动并带动针头靠近或远离待点胶件,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弹性体电连接,以分别控制驱动装置运动以及弹性体变形,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灵活,提高了点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点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
背景技术
点胶,也称施胶、涂胶、灌胶、滴胶等,是把胶体(如电子胶水、油或者其它液体)涂抹、灌封、点滴到产品上,以起到黏贴、灌封、绝缘、固定、表面光滑等作用的过程。传统的点胶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作业,费时费力,且由于人的局限性,在点胶过程中容易发生多涂、溢胶、涂歪的问题;随着点胶工艺的发展,自动化点胶设备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往的点胶方式,提高了点胶效率,且点胶位置精准,成品率高。
但是,现有的点胶设备在进行点胶一段时间后,针头会残留胶体,胶体本身具有粘性,因此在一次点胶结束针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胶体会在针头和基板之间拉出一道细丝,致使胶点形状拖尾;同时,针头带走较多的胶体,使得胶点体积减少,致使胶点形状凹陷;再者,如果针头残留胶体量过多,会影响下一次点胶质量,甚至会磨损针头,影响针头寿命。因此,在点胶过程中要及时清除针头上残留的胶体,目前主要采用先停机、再由人工定时手动清理针头残留胶体的方法,但此方法清理效率低,且不能保证针头清洁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点胶设备在点胶过程中针头易残留胶体,且需人工清理,严重影响后续点胶质量和效率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胶体不残留、点胶质量好的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包括,
承托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平台,用于承托待点胶件;
点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输胶管和至少一个针头,所述针头包括一端与所述输胶管相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收缩部;所述收缩部设置有出胶口,所述收缩部的内腔设置有弹性体,并通过所述弹性体的变形,以使得所述收缩部的内腔在与所述出胶口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出胶口截断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承托装置上,并与所述点胶装置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点胶装置运动并带动所述针头靠近或远离所述待点胶件;
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运动,并与所述弹性体电连接以控制所述弹性体变形。
优选地,该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弹性体部分贴合设置在所述收缩部的一侧内壁面,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收缩部的另一侧内壁面之间预留瓦形间隙。
进一步优选地,该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弹性体抵靠所述收缩部的另一侧内壁面,且靠近所述出胶口的一端与所述出胶口的端面平齐。
进一步优选地,该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所述弹性体的材质选自聚氨酯复合材料、硅橡胶复合材料、偏铌酸钾钠、偏铌酸锶钡中的一种。
优选地,该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承托装置上的支撑臂,与所述支撑臂铰接的第一活动臂,以及与所述第一活动臂铰接的第二活动臂;
所述第二活动臂包括铰接头以及与所述铰接头一体成型的座板,所述座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针头的通固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辰卓锐(苏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欣辰卓锐(苏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69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