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驱动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7411.X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4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彭俊荣;吴海鹰;董梦龙;郭艳华;柳思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11/33 | 分类号: | H02K11/33;H02K5/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电磁屏蔽条 密封圈安装槽 电机冷却水 控制器壳体 电动汽车 电机壳体 功率模块 驱动模块 安装槽 密封圈 电机 控制器直流电 控制信号接口 冷却水进水管 支撑电容模块 直流输出接口 电缆出线口 电缆进线口 冷却水出口 发明集成 控制器壳 模块结构 平面密封 市场推广 输入接口 水路接口 装配方便 顶盖 集成度 上端 出水管 控制板 体积小 下端面 密封 体内 进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驱动模块,包括电机和控制器;电机壳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电缆进线口、电机冷却水进口、第一电磁屏蔽条安装槽和第一密封圈安装槽,第一电磁屏蔽条安装槽和第一密封圈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屏蔽条和第一密封圈,电机壳体外设置有电机冷却水出水管;控制器壳体内设置有控制板、支撑电容模块和功率模块,控制器壳体外设置有控制器冷却水进水管、控制信号接口和DC‑DC直流输出接口,控制器壳体下端面设置有控制器冷却水出口和电缆出线口,控制器顶盖上设置有控制器直流电输入接口;本发明集成电机、功率模块和DC‑DC单元,集成度高,所有内部水路接口采用平面密封,密封简单可靠;整个模块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体积小,功率密度大,有益于市场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驱动模块。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因为其低能耗,无污染的特点,在能源日益紧张、污染逐日严重的今天,正逐步取代石化燃料车,成为21世纪的明星交通工具。因为电动汽车的诸多优点,国内许多科研机构投入大量人力进行开发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
驱动模块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发出多型电驱模块,但是普遍存在集成度低、冷却系统复杂、体积大功率密度小等缺点。
例如在集成方面,目前控制器和电机分开设计安装的居多,且控制器上普遍没有集成DC-DC模块;冷却系统方面,现在市场上出现的驱动模块控制器基本都以功率模块水冷板为集体,在水冷板上安装水嘴通过管道与外部水联通,如果与电机集成则控制器水路与电机水路通过水管串联。
如此设计不仅使水路设计安装复杂、可靠性降低,而且因为安装空间的要求,往往体积大功率密度小,对于汽车整车空间布置造成极大的不方便。
而且目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普遍没有考虑电磁屏蔽的要求,这对驾驶员及乘客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电动汽车驱动模块,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电动汽车驱动模块集成度低,控制器和电机冷却系统复杂,器件安装拆卸困难,体积大,功率密度小,电磁辐射严重,制造成本高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驱动模块,包括电机和固定设置在电机顶端的控制器;
所述的电机包括电机壳体,所述的电机壳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电缆进线口和电机冷却水进口,所述的电机壳体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环绕电缆进线口的第一电磁屏蔽条安装槽和环绕电机冷却水进口的第一密封圈安装槽,所述的第一电磁屏蔽条安装槽和第一密封圈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屏蔽条和第一密封圈,所述的电机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有与电机冷却水进口相连通的电机冷却水出水管;
所述的控制器包括与电机壳体适配的控制器壳体,所述的控制器壳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控制器顶盖,所述的控制器壳体的容腔内设置有控制板、支撑电容模块和功率模块,所述的控制器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有控制器冷却水进水管和与控制板相连接的控制信号接口,所述的控制器壳体下端面上设置有与电机冷却水进口适配的控制器冷却水出口,所述的控制器冷却水进水管通过功率模块与控制器冷却水出口相连通,所述的控制器壳体下端面上还设置有与电缆进线口适配的电缆出线口,所述的控制器顶盖上设置有控制器直流电输入接口。
进一步,所述的电机壳体为截面呈圆形的筒状体,其顶端设置有承重安装支脚,所述的电缆进线口、第一电磁屏蔽条安装槽、电机冷却水进口和第一密封圈安装槽均设置在承重安装支脚上,所述的控制器壳体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承重安装支脚适配的控制器安装支脚,所述的控制器冷却水出口设置在控制器安装支脚上。
更进一步,所述的承重安装支脚上设置有承重支脚安装孔,所述的控制器安装支脚上设置有与承重支脚安装孔适配的控制器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74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