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MEA富液为浮选剂的煤泥浮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7481.5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0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余云松;张辰;丁万成;张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1 | 分类号: | B03D1/01;B01D53/14;B03D10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液 浮选 煤泥浮选 浮选剂 汽提塔 解吸 煤浆 能耗 体积流量比 传统工艺 工业应用 解吸能耗 温度降低 低级煤 收集器 泵入 捕集 飞灰 精煤 整合 发电厂 回收率 水泥厂 优化 | ||
一种以MEA富液为浮选剂的煤泥浮选方法,将MEA富液与煤浆分别泵入汽提塔中,汽提塔内温度为80~100℃,压力为0.1MPa,反应时间为30~40min后,利用收集器收集浮选后的精煤;其中,MEA富液与煤浆的体积流量比为(3~5):1。与常规CO2解吸相比,可以将解吸温度降低至373K以下,解吸能耗降低20%;与常规煤浮选相比,煤的回收率提高了25%,浮选能耗平均降低40%。整合后的工艺不仅降低了能耗,还使得传统工艺的各方面参数均得到优化,这有助于同时实现工业中的高效CO2捕集,飞灰和低级煤利用(发电厂,水泥厂等),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艺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MEA富液为浮选剂的煤泥浮选方法。
背景技术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原因,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已超过70%。发电厂作为一种典型的CO2排放源,是未来CO2减排的关键工业过程。在众多CO2捕集方法中,胺吸收法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且目前已在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捕集方法。然而,采用胺溶液进行CO2捕集的成本较高,原因在于解吸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以及蒸发导致的胺溶液损失。因此,从工艺强化,反应器改造,参数优化等方面降低胺溶液吸收CO2的能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根据文献中的研究,煤浮选工艺提供了强化CO2解吸的潜在机会。Calgaroto等的研究表明,在煤与胺溶液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这表明煤可以作为强化CO2解吸的潜在物质。(Calgaroto,S;Azevedo,A;Rubio,J.Separation of amine-insoluble species byflotation with nano and microbubbles.Miner.Eng.2016,89,24-29.)。
煤已被证明可溶于单乙醇胺(MEA),吡啶和乙二胺(EDA)等胺类溶液,发现MEA和EDA溶液可以在沸点温度下溶解煤。(van Bodegom,B.;van Veen,J.R;van Kessel,G.M;Sinnige-Nijssen,M.W;Stuiver,H.C.Action of solvents on coal at lowtemperatures:1.Low-rank coals.Fuel 1984,63(3),346-354.)目前,胺已被用于提高工业中煤和粉煤灰利用率的有效溶剂。加热条件下的胺-CO2体系(即CO2解吸过程)也生成胺,预计会增强煤的浮选。
此外,Zaretskii等的研究表明,当体系呈酸性时,煤与胺溶液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更为强烈。(Zaretskii,M;Rusak,V.;Chartov,E.Extraction with monoethanolamine:Areview.Coke Chenm2008,51(8),326-330.)由于MEA富液中的CO2能够与水结合生成H2CO3从而导致体系呈弱酸性,这为我们整合CO2捕集与煤浮选两种工艺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
传统的煤泥浮选中通常采用非极性烃类油作为捕收剂,例如煤油,轻柴油等,占煤泥浮选捕收剂的80%-90%,其用量一般为1-3kg/t(煤泥);起泡剂主要采用天然药剂松醇油和其他人工合成的醇类起泡剂。目前在浮选法选煤过程中,普遍存在流程复杂,浮选药剂用量大,对于细粒煤和低品质煤的选择性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MEA富液为浮选剂的煤泥浮选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74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