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用防寒无纺布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8810.8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8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邓宏昌;余新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协宏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00;D01D5/0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纺布 防寒 石蜡 微晶体 涂覆 聚丙烯 聚酰亚胺纤维 聚氨酯纤维 无纺布材料 成品加工 多层涂覆 防水性能 高温熔融 聚酯纤维 透气性能 纤维素 蜂窝式 果胶质 混合体 抗氧剂 透气孔 成丝 成网 制备 蜂窝 冷却 涂料 | ||
1.一种农用防寒无纺布,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聚丙烯50-60份、聚酯纤维10-15份、聚酰亚胺纤维10-15份、聚氨酯纤维10-15份、纤维素8-10份、石蜡1-3份、微晶体蜡1-3份、果胶质3-5份和抗氧剂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用防寒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寒无纺布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聚丙烯55份、聚酯纤维15份、聚酰亚胺纤维13份、聚氨酯纤维13份、纤维素9份、石蜡2份、微晶体蜡2份、果胶质4份、抗氧剂4份。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农用防寒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聚酯纤维、纤维素、果胶质和抗氧剂按照配方比例放入到螺旋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混合,同时将温度升至160-170度,从而能够使得物料之间成为均匀的熔融流体状态;
(2)将熔融后的流体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后进入到纺丝箱内,随后熔融后的流体经过喷丝板挤出成丝;
(3)先通过液氮制冷机对丝状材料从上至下进行预冷却,此过程要保证冷却速度慢且均匀,制冷时间为1-2分钟,然后将丝状材料平铺,并通过自然风进行二次冷却5-10分钟;
(4)经过冷却之后的丝状材料进入到成网机,成网之后的无纺布依次经过上下压辊的预加固和轧机热轧的再次加固,加固成型的无纺布浸泡于75%的消毒水中5-10分钟,烘干备用:
(5)将石蜡、微晶体蜡和聚氨酯纤维按照配方比例加入到水溶液中,并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为0.5-1h,得到涂料A,然后对其进行降温,随后再向防水材料中加入聚酰亚胺纤维,并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为0.5-1h,得到涂料B;
(6)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将涂料B在按照蜂窝的形状涂覆在步骤(4)中的无纺布的双面上,并且涂覆的过程中,将涂料B进行多层涂覆;
(7)将涂覆结束后的无纺布,进行干燥,并称重包装,成品入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干燥是通过干燥器先对无纺布的四个边角进行干燥,然后再对无纺布的中间位置处进行均匀且缓慢的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涂料B分别对无纺布的两面进行多层涂覆,且每层涂覆与上一层涂覆的角度均不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协宏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协宏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88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