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轧焊接大型H型钢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9301.7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6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彭运动;洪泽;吴家君;高凤国;俞欣;张凯;芮文建;胡云天;李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鞍山紫竹科技型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3/00 | 分类号: | F16S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韩德凯;李伟波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凸部 缘板 腹板 第二翼 第一板 第一翼 板部 大型H型钢 第一端 热轧 焊接 | ||
本公开提供一种H型钢,其包括第一翼缘板、第二翼缘板和腹板;第一翼缘板具有第一板部和第一弧形凸部,第二翼缘板具有第二板部和第二弧形凸部;第一板部的下侧的中间位置形成第一弧形凸部,第二板部的上侧的中间位置形成所述第二弧形凸部;第一弧形凸部与所述腹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弧形凸部与腹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型材,尤其涉及一种H型钢。
背景技术
目前H型钢是一种截面面积分配更加优化、强重比更加合理的经济断面高效型材,因其断面与英文字母“H”相同而得名。H型钢的横断面通常包括腹板和翼缘板两部分。由于H型钢的各个部位均以直角排布,因此H型钢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抗弯能力强、施工简单、节约成本和结构重量轻等优点,在轻型钢构、建筑钢构和桥梁钢结构中有广泛的应用。
H型钢可用焊接或轧制两种方法生产。焊接H型钢是将厚度合适的带钢裁成合适的宽度,在连续式焊接机组上将翼缘和腹板焊接在一起。焊接H型钢有金属消耗大、不易保证产品性能均匀、尺寸规格受限制等缺点。因此,H型钢以轧制方法生产为主。
热轧H型钢由于受到设备、工艺的限制,大规格的产品难以实现,且产品的精度不高,并且在H型钢轧制的过程中,由于连铸坯的缺陷导致产品易产生线纹状缺陷、分层,分层中的夹杂较多,经过轧制不能焊合,严重时使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导致开裂,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对工程造成潜在的风险。
焊接H型钢规格品种齐全,能够满足各种使用需求,其特点在于截面尺寸精度高、材料性能优良、截面尺寸可以按照用户要求定制、焊接部位金相组织均匀,但由于在组焊的过程中,均采用角焊缝实现产品,易产生焊接缺陷,焊接区存在焊接残余应力,导致在焊件较厚时,易产生裂纹,焊件薄时,易产生咬边现象,同时对于焊接大规格的材料时,焊接变形大,给后期的精整带来很大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至少一个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H型钢,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H型钢,包括第一翼缘板、第二翼缘板和腹板;所述第一翼缘板具有第一板部和第一弧形凸部,所述第二翼缘板具有第二板部和第二弧形凸部;所述第一板部的下侧的中间位置形成所述第一弧形凸部,所述第二板部的上侧的中间位置形成所述第二弧形凸部;所述第一弧形凸部与所述腹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凸部与所述腹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凸部和所述第二弧形凸部的外缘均为过渡曲线,并设置有与腹板对接之坡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一弧形凸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板部和所述第二弧形凸部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具有相同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凸部和所述第二弧形凸部具有相同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凸部和所述第二弧形凸部的最大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弧形凸部的最大厚度和所述第一板部的厚度之和与所述腹板的高度的比值为1:8-1:10;所述第二弧形凸部厚度和所述第二板部的厚度之和与所述腹板的高度的比值为1:8-1: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凸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第二弧形凸部的最大宽度相同,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弧形凸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第一板部的宽度的比值为1:8-1:10,所述第二弧形凸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第二板部的宽度的比值为1:8-1:10。
进一步地,上述坡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凸部和所述第二弧形凸部的顶点处;所述腹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的坡口对接,以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固定连接;所述腹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弧形凸部的坡口对接,以与所述第二弧形凸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鞍山紫竹科技型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鞍山紫竹科技型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9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