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附式降霾集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9342.6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1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冯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恒创博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式降霾 集尘 系统 | ||
1.吸附式降霾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上部开口的内腔,所述内腔下部设置有水平隔板(2);所述内腔的一端设置有竖向隔板(3);所述水平隔板(2)将内腔分割为底部的粉尘收集腔(5)以及上方的过滤腔;所述竖向隔板(3)将过滤腔分割为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
所述第二过滤腔位于水平隔板(2)上方;所述第一过滤腔的底部与粉尘收集腔(5)连通;所述水平隔板(2)上设置有透气孔;
所述第一过滤腔内设置有沿横向均匀分布的竖向静电吸附板(10);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盖板(9);所述盖板(9)上方设置有与第一过滤腔连通的竖向吸气管(15);以及与第二过滤腔连通的抽风机(11);所述抽风机(11)的出气口设置有排气筒(12);所述排气筒(12)上设置有封盖(13);所述排气筒(1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通气孔(14);
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底部设置有筛网(7),所述筛网(7)上方设置有空气二次过滤层(8);所述粉尘收集腔(5)的一端设置有可开闭的清污口(6);
所述竖向吸气管(15)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座(16);所述安装座(16)上安装有与竖向吸气管(15)连通的吸气筒(20);所述吸气筒(20)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沿圆周均匀分布吸气管(21);
所述吸气筒(20)顶部设置有顶盖(22);所述吸气筒(20)底部设置有转轴安装座(18);所述吸气筒(20)内设置有转轴(17);所述转轴(17)上设置有螺旋叶片(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式降霾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21)一端与吸气筒(20)连接,另一端为喇叭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式降霾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安装壳体(4);所述蓄电池安装壳体(4)内安装有为竖向静电吸附板(10)以及抽风机(11)提供电源的蓄电池(2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式降霾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腔内设置有两层竖向静电吸附板(10);且两层竖向静电吸附板(10)相互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附式降霾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筒(12)内设置有空气过滤滤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附式降霾集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二次过滤层(8)采用活性炭过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恒创博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恒创博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93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超细颗粒物捕捉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负压悬浮除尘装置